游行队伍里,饰演耶稣的一位青年背着十字架,身上血迹斑斑,两位古罗马帝国士兵拿着长矛押着他,一边高喊著「快走!快走!」,一边用手上鞭子打着这位可怜的年轻人。穿着中东服饰的妇女在旁哭泣走着,望着年轻人。
1、2007年3月27日,临河堂区在本堂神父周学清、田雷的支持下,经堂区教友的共同努力,继〈圣诞专刊〉后,成功印刷了第二期报纸——〈复活佳音〉,此报纸共印2000份,于复活节前一周已分发到教内外各界人士手中
预备上主的来临,分辨谁是上主,使自己衰微为让上主兴盛:教宗以这三个动词指出洗者若翰受的召叫,他始终是现今基督徒的楷模。洗者若翰为耶稣预备道路,没有为自己要求任何东西。
教宗方济各11月14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为了把信德传递给今天的儿童和青年,并且帮助他们体验真理与爱,成年人应该以身作则,而不只是动动口舌。罗马堂区的一大群儿童和青少年参加了礼仪。
嘴上常说一切都是主的恩典,但稍有过人之处便暗自庆幸,认为是自己的本领,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表明,借此偷窃天主的光荣!
详解《创世纪》3章1-7节创3:1-7所载蛇诱骗女人犯罪,女人再引男人犯罪的一段,最富有神学意义,因此值得详释。在对话的开场,蛇的第一句问话已隐约含有它的全部阴谋。蛇将天主的话说成:“你们不可吃”。
正是拿什么作为自己生命的代价?”(玛16:26)为什么这样忙?不外是追逐名利贪图富贵,争享世福。面对时代潮流的冲击,基督徒要保持纯洁的心灵,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正直的行为。
救恩若没有人的参与和配合,也是无法实现的,这是因着天主爱人,在造人之初就恩赐了人自由意志决定的。
教友的信仰一般只表现在教堂内的早、晚课,玫瑰经,苦路经和“望弥撒”上,走出教堂便不去想信仰之事,主的福音在他们的生活当中,好像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当耶稣建立圣体圣事,作为他和他逾越之祭的永恒纪念时,他把这卓越的启示行动,象征地置于他「慈悲」的光亮中。在慈悲的同一背景下,耶稣意识到这爱的偌大奥迹要在十字架上完成,于是,耶稣进入了他的苦难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