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有两位门徒离开耶路撒冷,前往家乡厄玛乌,他们对耶稣未能拯救以色列、反过来更被罗马人杀害而非常失望(路加福音24:21)。既然再不能对耶稣寄以希望,两人便决定离开他的团体。
该文件呼吁避免对同性恋者的“不公正歧视”或“攻击和暴力”,并谴责“违反人类尊严”的行为,如在一些国家,有人因自己的性取向而遭逮捕、受折磨、甚至被杀害。枢机表示:“毫无疑问,我们赞成废除刑事处罚!”
教宗本笃十六世指出“唯有当未来是确定而实在的,才能善度今生。”(《在希望中得救》通谕,2号)基督徒怀有希望并非靠自己的功绩。如果他们对未来怀有希望,那是因为基督死而复活了,并把祂的圣神赐给了我们。
四旬期是恩宠的时期教宗提到,奴役在我们身上延续的一个标记乃是普遍缺乏希望,因“没有一块共同走向的应许之地”而漂泊不定。
它不再只是习惯性地指向基督,而也指向圣神!呼求的祂现在是我们呼求的对象“祂”。“请来吧!”
两位圣史的不同之处在于,路加是通过玛利亚的视角来叙述这些事件的,而马窦则是通过若瑟的视角来叙述这些事件的,并坚持这种前所未有的父子关系。
该文件还强调,“本文件的结论并不涉及对自称目击者道德生活的判断”,而无论如何,灵性恩典“并不一定需要人具有道德上的完美”。积极的灵性果实与梅久戈耶现像有关的场所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朝圣者的目的地。
当家庭、青年和年长者遇到种种困难时,主教应怀着望德帮助他们避免绝望,“不是靠言语,而是以关爱陪伴”。
为了受梦者能完成预定的任务而不至于半途而废,事先就让其体验多舛的命途和多艰的苦工。
大公会议要向今日世界公布的,是鼓励的药方,而不是使人气馁的诊断;是信任的讯息,而不是使人害怕的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