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追忆与前辈刘定汉主教在一起的日子
2008-01-19

第二次外出是在春暖花开的4月底去陵上寺。那天风和日丽,阳光温暖地撒在我们身上,野外到处都是一片片绿色的麦田。上午,刘主教熟练地跨上自行车,我们仨六品每人一辆自行车,紧跟七十高龄的老主教身后。

平凡事务中的圣人
2012-10-17

1982年11月28日,主业团被立为属人监督团,这是一个由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根据教会的法则而成立的法律机构,而这正是施礼华所预见和渴望的。

特稿:中国信众看教宗方济各的神贫教会观
2013-11-06

其后,他两次公开表达对中国的关怀:第一次是四月份呼吁各地信众为四川雅安地震的灾民祈祷;第二次在五月二十二日,教宗呼吁全球教会为中国天主教徒祈祷,恳求天主赐予恩宠,谦逊、喜悦地宣讲死而复活的基督,忠于他的教会和伯多禄继承人

【书评】读陆徵祥的《回忆与随想》
2016-11-17

婚后的陆徵祥于1905年擢升为驻荷兰公使,任职期间曾以清朝全权大臣的身份出席了世界第二次和平会议。他在会议上和一些小国家联合在一起,确立了罗马字母顺序排列了国家的方法。

缅怀中国教会的朋友林慈华神父(下)
2022-09-12

1991年6月,他首次亲自陪伴由金鲁贤主教选派的2名佘山修院修生陆裕春和倪勇赴美;7月中旬,他又返回中国,第二次亲自陪伴由金鲁贤主教选派的另外2名佘山修院修生陈书杰和窦学森赴美。

从旧约的逾越节到新约的复活节
2025-04-15

因此,在圣经神学中,清楚地看到创造与救赎是如此紧密地彼此交错,而这就是出谷事件为何被视为第二次创造的原因。

中国基督教研究的回顾、现况及展望
2014-11-21

在60年代,中国学术界出现20世纪第二次关于宗教的评价,也就是说什么是宗教?宗教跟迷信的关系是什么?

从刚恒毅的五点主张谈天主教在中国的本地化
2012-02-14

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后,教会本地化建设多集中体现在礼仪改革上面。台湾教会从本地化神学理论的思考和本地化礼仪精神的实践两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创新。

当代教友使命
2004-11-04

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无疑是这个时代的里程碑。  今天的天主教在现有“金字塔”体制之下显得有较多的被动。

踏荆而行的李志祥神父
2015-12-29

这对于李志祥来说简直是天上佳音,他收拾好行李,辞别了父母,第二次走进了修道院,开始了正式的修道生活。随着修院的培育和学习,他的灵性生命也在一步步成长,与天主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