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去思考大司祭耶稣的祈祷时,实际上,我们会看到他把自己作为新梅瑟显示出来:“我将你的名已显示给那些你由世界中所赐给我的人”(若17:6)。
玛利亚方济各传教女修会、主顾修女会、主顾传教修女会、德来小妹妹会等修会团体也以海报将修会精神、服务宗旨等做简单介绍,并提供精美文宣品送给参与的青年们,透过这些资料让大家对各修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能好好思考以最慎重的态度回复耶稣的邀请
在第三、四篇中,徐光启作为对话者,同利玛窦交流了对死亡的思考。书成两年后,利玛窦离开了暂时寄居的这个世界。(全文完)晚青/摘自2010年4月20日搜狐网《外滩画报》专区,有删节
无论做主教还是司铎,都意味着恪守基督的立场,要从更高的角度思考、观察、行动。从基督的立场出发,时刻为人服务,使人找到生命。接着,教宗又谈到了“主教”一词与“牧人”的概念十分接近。
那些热爱智慧的先哲们刚开始思考这个世界和人自身的存在奥秘时,就禁不住发出一阵阵的惊叹。这声声惊叹属于哲学,属于宗教,也属于科学。
据这位瑞士神学家的说法,这意味着教宗在思考时,不是把自己作为阶级的领导,而是视自己为基督奥体的一员。当一间机构允许这种罪恶在其内发生,无疑地,该机构所有成员都有共同的责任。
教宗说,“在大都市,我们需要其它‘地图’和其它范例来帮助我们重新定位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心态,因为我们不再处于基督信仰的环境!”因此,重新塑造梵蒂冈的机构是受到了新的福音宣讲的推动。
他表示,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迅猛,以至于人类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更深入的伦理思考。“我们必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有鉴于我们在技术上有能力作出一切,但在伦理道德上应做什么呢?”
从我们人的角度,从人的有限的资源来思考,这肯定有影响。然而,从天主的角度,这不但不会影响我们地方教会和我们个人、家庭、事业,还会因为奉献获得丰厚祝福。一方面,我们的爱心奉献是为主耶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唐晓峰研究员主持了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数字人文宗教与宗教舆情研究室副主任李华伟副研究员分别做了《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宗教治理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