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兹自十三岁时离家出走后,再未和父亲有过任何联系。如今突然收到这样一封莫名其妙的信,让他坐立不安:这是什么人的恶作剧?明明知道那棚屋是他心爱的小女儿遇害的地方,为什么还要他去那里度周末?
例如,伤害你的人去世了,怎么再与其和解呢?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例如家暴,在这种环境中,施暴人和受害人可能彼此再次发生情况,在一起对双方都不安全和不明智。
从今以后,不要再犯罪了!(若8:11)他慈爱的声音在巴勒斯坦震荡着,他对人所不齿的税吏长匝凯说:今天救恩临到了这一家,因为他也是亚巴郎之子。因为人子来,是为寻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
一位一辈子在修院门房担任接待工作的辅理修士,那怕是藉着再平凡不过的送往迎来,也能成为圣人。然而,我们依然想探询并理解,到底那在末日即将显明了的天主的真实,是怎样的境地呢?
这是提高教友们坚定信仰的机会,相信留下的是你们的智慧、带走的是我们的感谢、祝福和祈祷;感谢堂区神父、修女对教友再培育工作的重视,姚神父早在一个多月前,请求我向温州教区发邀请函,希望他们来福传,果然满足了大家的心愿
对家乡的一切,我是再熟悉不过了。
我把我娃都托付给你……”父母对我们寄托很大希望,再穷也要供我们读书。一天,几位神父和我母亲闲聊,问她,你把你娃供到什么时候?我母亲毫不犹豫的回答:“都上大学。”
其背后的心态是因为过往的创伤所带来的痛苦根本上未能治愈和超越,现在更不想自己再受新的伤害。另一些处理的手法是用理性去分析问题,提出一些理想或应该的说法和作法。
可是,领洗以后,我们还敢再任何环境中都承认自己是基督徒吗?我们有没有把这皈依的经验传给别人?我们向人介绍过主耶稣基督吗?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生活出基督了吗?我们是基督精神的忠实践行者吗?
在这一讲,我想带领大家再认识一下天主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