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主任司铎科尔米奥神父回忆道:“当时在场的还有奥斯定会总会长罗伯特·普雷沃斯特神父(教宗良十四世),当时他正结束为期十二年的服务。那一刻,仿佛象征着使命的交接。”
黎氏一门深感母恩浩荡,全家受洗奉教,并记录在三厂圣母堂的历史中。当年9月1日,在施洪权神父的主持下,露德圣母堂破土动工,并于2007年5月27日由时任副主教的沈斌神父(现海门教区第三任主教)祝圣开堂。
在旧约里,我们会发现许多圣地,这些地方都与救恩史有关,它们见证了以色列人寻找天主的经历。事实上,自从人离开伊甸园的那一刻起,人就成了寻找天主的朝圣者。
(教会宪章8)贫穷与谦卑,是救恩不变的道路,也是唯一的道路。当偏离了这条道路,我们所失去的,不单单是众教友赤诚奉献的心,更是远离了救恩的道路。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认为稍微享受一点儿没有什么。
春天的阳光普照大地,主恩化作美丽彩虹。回到故乡,您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没有犹豫,没有彷徨,挨家挨户带去教会的问候,一个一个的寻找耶稣基督的亡羊;您要用基督的真光点燃每一位教友的信心、勇气和希望。
达玛索教宗蒙主恩召后,热罗尼莫离开了罗马城,踏上新的旅途,展开其它研究,最终选择在白冷城耶稣诞生洞穴附近生活。他在那里创建了两个隐修院,一个是为男性,一个是为女性,并且接待朝圣者。
圣召培育郭全智神父(山西太原):目前从普世教会来看,圣召都在明显地减少,这不仅仅是台湾、香港的问题,中国内地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请问香港教区是如何推行或挽救圣召的?
这一时期台湾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主要有穆启蒙编著的《天主教史》,赖诒恩著、陶为翼译的《耶稣会士在中国》,樊神父(OctaveFerreux)著、吴宗文译的《遣使会在华传教史》,等等,这些著作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此期大陆天主教史研究的不足
我们追忆老主教,天主圣神的敬畏、孝爱、聪明、刚毅、超见、明达、上智七恩临在他身上。中国教会需要更多像若瑟郑长诚那样的领袖,需要一个在信仰中的广阔视野,以期达到由耶稣启示的、圣母代祷引领下的圆满。
孙晓野神父在弥撒中主持圣道礼,其中他讲到:除了新郎新娘外,所有已婚夫妇今天不是重新领受婚配圣事,而是一个纪念,过去的我们感恩、将来的我们求恩,当下的我们庆祝,让基督成为婚姻生活的中心,一个有基督临在的婚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