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的尽头就是神的开头,信仰常在人生最黑暗的境遇中悄然生辉,让绝望中的人重燃希望。当人走上绝路的时候,天主会不期然地出现在身边,保护指引他在世的子女。
事实上,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珍惜天赋恩宠,把持得救信仰,好好活出自我,勉做有益之事。
当基督徒以慷慨宽厚及关爱去接受每一个人的生命,尤其是那些脆弱及生病的人的生命时,他就展现了个人为福音而作见证的一个重要面向,同时也是跟随基督的榜样──基督关心人在物质与精神上的苦楚是要医治人。
在大部分人眼中,喂哺营养不良的儿童,给穷人送米送饭之类的事,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在一个人口爆炸到让人绝望的国度中,为一些即将要献给死神的,只能再活几小时或几天的人建造家园,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路12:49-50)不过,耶稣的急是在信德和爱德内的急,是急而不乱,快而不惧,表达他多么期望人获得救恩。圣母在领报之后,也急速动身去看望她的表姐。
洞内的石碑上刻着捐款人的名字。站在洞口的平台上,北望山顶,翠柏遍山,满目青翠,南观山峪,梯田相连,如锦似缎。
驻足回首看爷爷的一生,他在平淡中有神奇,在属世中又见属灵的超见,同时在完美中也不乏时有缺憾,其实生命何尝不是一道矛盾的算术题,虽让人向往也使人焦头烂额不知所解。
人的德行,都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细微末节。元溥有一个女儿将要出嫁,花了八十万钱得到四个女奴,作为女儿的陪行。其中有个名叫方兰荪的女孩,美丽非凡,而且那风骨姿态很不象平常家庭出身的人。
我们绝不会说他们不是人,但实际上,从我们做出的决定和对待他们的方式来看,我们却认为他们价值更低、地位更不重要、更没有人性。
社会在变,人也在变,教会应该切合中国社会的现实,做出一些适应性的改变。这么做的目的不是让教会随波逐流,而是为了突出教会的身份与使命,让教会更容易为大家所认识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