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顺口溜中的的堂堂指我们家和赵神父家,每天晚上,不是在我们家念经,就是在赵神父家祈祷。我记得赵神父母亲的笑脸,热情的举止,吃过她家的玉米、瓜子,给过我用沙枣核串的念珠。
这是推动耶稣的使命以及教会的使命的逻辑:寻找,不是改变他们,却让每一个人借着宽恕罪过,完全恢复尊严和自由。
当然不是啦,天主还是爱!你感受到天主的爱了吗?他摇了摇头。除了担心天主可能会惩罚你之外,你觉得天主赐给你恩宠了吗?当然有了。告诉我,天主赐给你多少恩宠?我问。
同时,也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想起耶稣的话语:不是凡向我说:‘主啊!主啊!’的人,就能进天国,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玛7:21),以激励我们听命的精神。
即便她不复读,也可以找个合适的工作,而不是带着满腔的气愤,孤身在工地当小工、给人家当保姆、拣烂砖换早点。然而琼的幸福生活却被家人的不接纳和她本人的情绪冲动毁掉了。
教宗说,耶稣基督看起来既没有势力也没有荣耀:祂在十字架上,更像是个失败者,而不是胜利者。
最近在“信德”上看到名为《司祭和祭司大不相同》的文章(10.20第38期),不由得让我想起在教会内广为流传的一些同类文章,《神父不是神甫》、《到底是阿门还是阿们》等等。
事情远不是想象那般,身体的吃不消、心态的不适时调整,成绩的步步倒退……高考很不理想,一般般的二本,遥想高一同名次的同学,纷纷进入211、985名校,自己却像个妄图隐藏自己的丑小鸭
只有天主知道而且能安排每一个人在世上该得到的寿命长短;我们不能太过贪心,而且必须履行我们许过的诺言,而不是没完没了的只是恳求。天主知道我们需求的是什么,我们祈求也要懂得感恩!
耶稣甚至不能解释祂正在呼求的是天父,而不是呼唤厄里亚。祂只能做一件事,即依靠圣神,让圣神去解释祂未能让人明白的事。或者,耶稣要等待复活,与祂的门徒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