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这80初度的日子里,正逢我们教会的四旬期,我想趁此简略地回顾一下我这80年来,在天主的关爱下,走过的信仰之路,重温上主在我人生旅途的每个重要时刻,给我的深恩厚德。
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路10:41)圣母玛利亚在分享喜乐,服务他人上为我们树立了爱德的模范。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基督徒,都是为天主,为他人而存在的。
教宗认为只因为使用自己的语言就以为可以了解礼仪内容是不够的,他说:只有心智上的持续培育才能真正达到明白易懂的目的,才能有超出外在活动的参与行动。
随着“接受”、“给予”观念上的改变,人不再重视与基督“奥体”的亲密关系,代之而兴起的是“高高在上的审判者”。教友即使偶然领圣体,都先以“怕情”式的斋戒及告解作准备,并战战兢兢地领受又恐防碎屑。
在圣召的分辨上,应让青年们保持一颗平常的心,防止为自己的终身抉择预设答案,应该让天主在他们的心中作主,要求他们向天主和辅导者完全开放自己的心灵,在天主的注视之下,细心地分辨他的旨意。
到达佘山脚下已是傍晚时分,漫步在青苔翠藓的石阶上,置身于幽篁疏影的竹林间,世间的喧嚣噪扰早已被隔绝于垣墙之外,屏气凝神生怕叨扰了这清幽之境。
从我记事起,娘常对我说:儿呀,娘是从‘刀尖’上爬过来的……后来知道了娘的身世,我才明白这话的意思。母亲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离爹的村子约三四里。
教宗写道,在一个即使是不自觉地寻找天主的世界上,度奉献生活的人在寻找天主的行程上绝不可止步,教会需要他们将福音带给当代世界。
中文有“雠仇”之说,从字形上看,“雠”本来就是两个人面对一个“言”字,从而“校雠”亦即校正讹误。那么,“对”则一定成“敌”吗?“雠”不正是对话吗?
自2016年12月11日河北邢台南宫南张庄教堂被一场大火烧毁后,这个华北平原上的小堂口的重建工作牵动了全国各地神长教友们的心,一些神长教友慷慨解囊,热心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