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是投放多一些资源,处理好排放废气的问题?这些都要求我们比一般人多走一步,但我们基督徒就是不计较这些牺牲。 或许你会说:「别人要盖工厂,一般群众又可以怎办呢?都是别人的事,管不了的。」
如果我们不提高,将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不能为社会提供丰富的信仰资源,不能满足于那些在道德与信仰上寻求至善的人们的精神需求。 我们应听从主的召唤,在面对教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之时,不必害怕!
瑞士人常说,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一双勤劳的手。瑞士人这样说,也这样做。
一九八七年一月四日教区菲籍人士牧民中心DiocesanPastoralCentreforFilipinos正式成立,成为拓展菲籍外佣服务之危机及资源中心。
他再次指出教会努力的方向是关怀需要帮助的人,鼓励人们分享资源、养成淡泊节制的生活风格,杜绝迷惑许多人的朝生暮死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导致精神危机的根源。
将福音化为行动:爱近人、参与社会、结合资源照顾各地最需要帮助的人。为‘人的尊严’力求行动的见证,纾解造成贫穷的社会结构压力。
此外,世上数以百万计的人,仍要生活在不符合卫生条件的环境中,又无法享用急需的医疗资源,往往连最基本的服务也得不到,致使所谓「患不治之症」的人大量增加。
中文祷词是:求天主使全人类成为缔造和平的人,学习以负责任的方式享用世上的资源。满心喜悦地期望一切受造物都得救恩。
但这里不存在青年理想化的意义,好似仅仅依靠青年本身即可获得建设新世界的所有资源。不是的!教宗明确表示,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教会团体得以完成天主计划,社会走向一个对众人更公平的美好未来。
社服中心助理主任王莎莎对天亚社说:「在老龄化日势严重的情况下,与社区合作的方式使我们能够整合资源,真正的为穷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