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一生坎坷,从不抱怨,娘您敬主爱人,温良和善,克勤克俭,无私奉献,娘为我们祈祷至生命的终结!最后的时刻您手里拿着前教宗圣过的念珠,口里颂念着玫瑰经倒在圣母妈妈的怀抱里。娘!
主教还谈到:无论是奉献生活,还是平信徒生活,都并非一帆风顺,都难免有荆棘、有坎坷,当现实生活不尽人心、不如人意时,切勿怨天尤人、抱怨指责,而应坦然面对、欣然接受、泰然处之。
我看着他难受本想去安慰他,他却给我说,神父我不抱怨天主,这是天主让我做补赎。
宁愿听着别人无关痛痒的抱怨却不愿坐下来倾听自己,宁愿为别人的努力加油呐喊却从不纵容自己去冒险尝试自己想要的生活。
莱孟之前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撒威尼任本堂,长久以来他的骄傲使他经常抱怨自己命运不佳,勃勃野心使他将目光投向维亚奈所在的地方——亚尔斯。
(罗12:12)一般人能在平安的时候忍耐,但遇到患难时,就抱怨、叹息,甚至消极悲观。有的人遇到一些患难、冤屈,或是不可抗拒的突发事件,不能忍耐,而走上自杀的道路。
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所以除了打球,他们还唱歌、跳舞……贡山教友都非常虔诚,生活的艰苦与交通的不便从没有给他们带去信仰上的动摇与抱怨,反而成就了他们在天上储存宝藏。
从此,她背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她一个人种了十几亩地,养了十几头猪,在家还要洗衣做饭,为了母亲的微笑,红艳从不抱怨,总是把喜乐显在脸上。她比以前更依靠天主,经常进堂,不断祈祷,在堂里学琴、读经。
当以色列子民在出离埃及时,反复的背叛、抱怨、犯罪、远离天主,天主还是乐意“宽恕”;达味在犯罪以后,纳堂先知指摘达味(撒下11;12),达味忏悔认罪写下“忏悔书”(咏50),还是得到天主的“宽恕”,被称为
在路加的描述中当伯多禄在第三次否认主时,鸡便叫了,主转过身来,看了看伯多禄……(路22:60-61a),在这幕非常感人的情境,我们应融合於情境内去体验主的眼神——一个充满爱,宽恕和怜悯的眼神——主耶稣并没有抱怨伯多禄的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