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父,鉴于教会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东帝汶的耶稣会士在传教使命中应优先考虑哪些关键领域?教会所面临的挑战始终是不要远离天主子民。我们必须摆脱教会的意识形态。
若二(若望二书)、若三(若望三书)、犹(犹达书)、北(亚北底亚),这四卷书因为很短,所以没章(独立一章),只有节。圣经该从何处看起?
教会的礼仪也一样,是合一团体向天主共举感恩。上主的临在:梅瑟听见上主声音的描述,使我们意识到:当教会真诚献礼、虔诚敬拜时,天主必临于其中。
主真复活了,阿肋路亚!今天的福音我讲三点:第一、玛利亚玛达利纳的寻找。玛利亚因为爱主情深,爱主心切,天还黑的时候,就跑到坟墓那去找主耶稣去了,她到了坟墓后却发现主耶稣的尸体不见了。这时,她怎么办呀?
1099年十字军占领了加里肋亚,巴尼亚斯城的控制权落入十字军手中。
于是开始圣道礼仪,数千名信众随着不同语言读出的圣经的段落,回忆了天主创造宇宙万物、亚巴郎祭子、以色列民出埃及、天主对以色列民的许诺,聆听保禄书信中所说的:我们的洗礼不仅是参与基督的死亡也参与祂的复活,而度一个新的生活
看到我妈很热心,一天弥撒结束后,修士就对母亲说:“路济亚,请您给我帮个忙,我老了,手上无力,这些兔子的毛得修剪了。”
右边碑文是:“利先生讳玛窦,号西泰,大西洋意大利亚国人。自幼入会真修,明万历壬辛年航海首入中华衍教,万历庚子年来都,万历庚戌年卒。”
教宗于4天前,7月20日曾邀请全球各地教会团体和各宗教善心人士同心合意,在7月23日星期天这天,为中东的和平祈祷,守斋,作补赎。
最近在“信德”上看到名为《司祭和祭司大不相同》的文章(10.20第38期),不由得让我想起在教会内广为流传的一些同类文章,《神父不是神甫》、《到底是阿门还是阿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