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见自己的祈求不起作用,便像失去控制的野马,不顾一切地向若瑟扑过去,一把抓住了若瑟的长袍。若瑟灵机一动,甩下自己的长袍夺步向门外跑去。妇人恼羞成怒,对若瑟由爱而恨反咬一口,遂大声喊道:“快来人啊!
(玛20:13-15)对啊!难道一个人不能拿自己的东西想给谁就给谁吗?
宽恕祂的子女,仁慈对待他们,并希望他们也能宽恕弟兄姐妹,像天主慈悲的火炬那样在世上发光。这是天主更喜爱的事。
虽然他有很多朋友,如拉匝禄、玛利亚、玛尔大等,但在他的心灵深处,却有一丝孤单和不被理解的感觉。耶稣和一般人不一样,连自己的门徒都无法了解他,他们一再对他诠释错误,不明白他所说的是什么。
例如,耶肋米亚先知,上主的话传给他说:“起来,你要到陶工的家中去,在那里我要告诉你当讲的话……以色列家,我岂不能像陶工一样对待你们——上主的断语——以色列家!
(玛6:33)梵蒂冈在司铎年出版了教宗的《司祭职沉思录》一书。本书是由梵蒂冈出版社社长,慈幼会会士若瑟·柯斯达神父负责编辑、整理和出版。下面是教宗在本书中的几个命题,并由柯斯达神父一一解释。
(玛5∶9)就是要求我们坚持正义持守仁爱,努力缔造一个和平与和谐的社会。梵二会议后,教会对社会更加关注,深愿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
他所宣讲的“天国的喜讯”(玛4:23)就是:天主已经来临,并在工作。当然,说天主在这里或那里是不可能的(路17:21)。
圣多玛斯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好坏和善恶,在于他如何运用天主赐予的意志。一个人之所以是善人,是因为他以行善为乐;他之所以是恶人,是因为他以行恶为乐。
’(玛9:35-38)。两千年过去了,耶稣所感叹的现象依然如故,原因何在?因为我们都将耶稣的焦急渴望置若罔闻,听了也像没听一样!仔细检查自己,是否常常祈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