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病的治愈与圣化有病就医是人的基本常识,然而,我们常常会遇到两类奇怪的做法:(1)有病不看自己“熬”;(1)没有找到“良医”。
我们常常来圣堂祈祷,参与教会活动的人,都是选择“留下来”的门徒。而有些人却停止了祈祷,基本上不来圣堂了,那是因为他们感到主耶稣的福音“生硬”,不符合他们的“期盼”,而选择离开了。
原文19.虽然信友的临在与主动参与,能更明显地表达出弥撒的教会本质[29],然而即使信友不能参礼,感恩祭仍常保有其实效和尊贵,因为这是基督与教会的行动,司祭在圣祭中执行他的主要职务,并且常是为了人们的得救而行动
今天,他深信这些亲人陪伴着他,并且“常为他祈祷”。对于这位年轻人来说,能在罗马被祝圣,无论作为圣弥额尔总领天使会的成员,还是作为巴布亚人,都是一种荣耀:“这不仅为我是个祝福,为我的国家和人民也是祝福。
原文58.在有会众参与的弥撒中,常应在读经台上读经。问答解读问:弥撒中读经应在什么地方进行?答:在有会众参与的弥撒里,读经通常要在读经台上进行。问:为什么要在读经台上读经?
一台弥撒常只念一篇集祷经。问答解读问:什么是「集祷经」?答:「集祷经」是主祭在弥撒开始时所念的祈祷。它把全体会众的心愿和意向汇集在一起,呈献给天主,并且说明当天庆典的特性。
阪泉山常年有教友敬礼圣母,特别是五月份圣母月更有大批敬礼圣母者蜂涌而至,该地每年有两次大规模的敬礼圣母活动,一是9月8日的圣母诞辰瞻礼。届时,场面甚是壮观,山道上朝众如织,歌声诵经声萦纡山谷。
圣周五的拜苦路礼仪后如果你到现在仍离他遥远﹐跨出一小步﹐他会以敞开的臂膀拥抱你;如果你仍无恸于衷﹐那就冒险一试地接受他﹐你绝不会失望;如果你觉得跟随他很困难﹐不要害怕﹐相信他﹐相信他就在你身边、与你同在﹐他要给你你所寻找的平安﹐以及过如他所愿的生活的力量
如果接受圣体圣事教会学常意味着生活的共融,以上的说法就是正确的。拉辛格强调:“当然,对于圣体奥迹不能再增加什么。可是我们要问:圣体圣事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去实现这一奥迹?团体不能因着自己而产生圣体圣事。
这种观念,应该说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过动摇。 这个新陈的评价有一个转型期。在60年代,中国学术界出现20世纪第二次关于宗教的评价,也就是说什么是宗教?宗教跟迷信的关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