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把圣经所训导的“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玛19:2-6)当做是需要冲破的“世俗偏见”。如果带着这种想法去结婚成家,婚姻观怎能不受到冲击,从而造成恶果呢?
于是他开始阅读圣经。但是当时的圣经拉丁文译本译得不好,内容也不使奥斯定感到满足,因为缺乏哲学寻求真理的深度。虽然如此,奥斯定对天主幷没有失望,他不愿意生活在没有天主的状况中。
《圣咏》第85首越过天主创世以来的漫长岁月;越过《圣经》里充斥着字里行间的玄奥哲理;甚至越过哥特式那向上无限升腾的尖顶和流光异彩的玻璃花窗——仅仅一个简洁的图式,寓意的符号:“十”就足以令我惊叹!
圣经章节:创2:15-3:7 原祖亚当厄娃实在禁不住魔鬼的诱惑,终于吃了天主禁止他们吃的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个中原因除了骄傲、渴望拥有与天主同样的能力之外,其中最根本的失足原因还是出在对天主的不信任上。
读旧约圣经我们知道,因我们的信仰始祖亚巴郎的妻子撒辣依不生育,一直没有儿子,在撒辣依的提议下,亚巴郎把他从埃及带来的侍女哈加尔纳为妾,为他生了个儿子叫依市玛尔。
圣经中的达味王,在年老的时候生活态度非常积极,他向天主这样说:天主,既使我发白年老,求你也不要离弃我,直到我将你的威力宣示给这一代,将你的奇能传述给下一代。
他发现圣经,贪婪地在60天内从头到尾看完它。他不能离开圣经。每天都要花几小时来看圣经,如同一个口渴的人找到了活泉,尽情地畅饮。他的灵魂热切渴望生活的天主!当然,故事还没完。
回到家后,20多天闭门不出,祈祷、看圣经,彻底悔改皈依了基督。丈夫看到儿子的改变,也有所震撼,只是没过几天,又重蹈覆辙。苟宁华知道只有天主能改变他,为他祈祷3年后,天主又开始在丈夫身上做工。
二、信仰成熟领洗后,圣经成了他爱不释手的宝贝,每次阅读圣经都让他对信仰有新的认识,从中他知道了人原来只是灰土,完全是天主的爱高举了世人,他说:原来天主是如此地爱我,他为我做的是我想都不敢想的。
最近圣经研究在学术上卓然有成,贡献良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似乎就是证明,福音的每一页都是在肯定耶稣复活的情形下所写。正是这一无所不在的基本信念,将这些故事变成了“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