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天主教就其外在的结构,对教义的陈述,祈祷经文以及教会礼仪的仪式而言,使用的都是拉丁文,这就使牧道者难以施教。如何将基督福音广扬华夏,就是当时遇到的新问题。
心与心的沟通:“爱善,就能说出善言善语”“用心发言”的例子,最鲜明也是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教会圣师方济·沙雷(FrancisdeSales)的例子。
我们的天父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教会里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彼此之间都是兄弟姐妹,因此通过我们真诚的分享,来提升信仰、彼此鼓励、携手前行。
今天我们将反省耶稣在约旦河受洗时圣神降临在他身上,并从他扩展到他的身体——也就是教会——的内容。
“纪念英年早逝的115名神长”(当时为117名)一文发出后,在基层教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教区在加强重视关心神长教友的健康问题,相应制定的体检和预防等措施。
二、教父及近代以前教会对外乡人的接待教会的教父们不仅没有忘记,而且还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并敦促应用这些教诲,当时(尤其是在4世纪和5世纪),好客被理解为保护前往天主教圣地的朝圣者,以及那些因“野蛮”民族侵入罗马帝国而遭受暴力的人们
教会的面目变得模糊不清,圣父教宗本笃十六世,趁梵二大公会议召开50周年及《普世天主教教理》颁布20周年之机会,要启动一个信德年,鼓励全球教会重温梵二文献和《天主教教理》,重新发现信德,再加培育,并为之做出见证
在这充满诱惑的年代,对教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恳请神长教友们坚持自己信仰的原则,决不要随波逐流。
梵二会议(1962-1965年)以后,天主教教会仍坚持严格禁止堕胎的立场。因为天主教认为,胎儿在受孕之初成为人,便享有包括生命在内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基督新教同样反对堕胎。
老子虽不是教友,但他认同谦下不争,便能无私无我;依循自然,即能弃华取实,而这些最终导致世人反省内观,返璞归真,追究触摸到心灵的最初源头,这与圣教会奉上主为万有真原的道理,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