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利玛窦的信仰经验,对今日福传的影响
2010-05-11

而基督信仰的新意,是各种社会、任何文化及宗教背景下获得自由及真正更新的酵母”。此外,“我们可以说,使他的使徒事业具有先知性意义的,无疑是他对中国人,对中国历史、文化及传统深深的热爱。

做圣人更容易
2023-10-30

圣人对整个社会和世界的使命是什么呢?我们从三个方面默想今天的读经和节日精神,(1)什么是圣人?(2)做圣人更容易,(3)圣化世界的圣人。1、什么是圣人?圣人,是指属于天主,和天主一起生活的人。

全国各地基层教会积极行动起来救助雪灾地区
2008-02-04

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与全国宗教团体负责人座谈时,呼吁五大宗教团体和广大宗教界人士,要发扬中国宗教界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为打好这场抗灾救灾的硬仗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宗方济各第61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蒙召去散播希望的种子并建设和平
2024-04-17

然后,我想到的是那些以投入及合作精神工作的人;那些以不同的方式致力于建设一个更正义的世界、更团结关怀的经济、更公平的社会政策,以及更人性化社会的人:所有那些为谋求全民福祉而努力、心怀善意的一众男女。

天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
2016-11-23

康熙晚年的礼仪之争,传教士在中国的公开活动被限制,清廷敕修《四库全书》过程中又屏黜了“天学”中的“理”层面的内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后人对“天学”的全面探究;近代以降,在中国处于半殖民主义和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

圣教礼仪的神圣与尊严不可侵犯
2012-07-25

训导当局,圣事部多次呼吁,频繁下文,效果有限,终于发出令人肠断的哀鸣:有人不按礼规举行圣祭,把圣事当儿戏,拿自己当演员,演的不是基督而是自己,随心所欲;教会没有看守所、没有禁闭室,完全凭个人良心,不安良心办事

中国基督教研究的回顾、现况及展望
2014-11-21

教会内部的情况不一样,由于整个社会氛围对基督教的批判,使教会内部为了表明自己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态度,自我批判非常厉害。从学术界角度来讲,有点过度,就是自我否定太多了。

基督信仰与祖先崇拜的冲突
2014-04-25

道教和汉传佛教则是汉晋时期民间新兴宗教运动的产物,它们逐渐从挑战儒教转向与现实社会秩序相适应,从而相继获得了主流社会认可。至南北朝时,中国形成三教并存格局,此后逐步成为稳定的传统。

叶小文:宗教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精神
2006-11-18

中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如果说对内是要处理好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对外就是要营造好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的外部环境,这样的外部环境就是一个长期稳定、睦邻友好

新闻追踪:包头“半路夫妻”这个年很快乐
2014-02-19

从去年的生活无望到今年的看到希望,再到感受亲情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我觉得这个年比哪年过得都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