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职人员通过聆听、静思、祈祷、默想、反省、忏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灵修活动,与天主亲密契合,灵性生命得到了升华。吴主教依据圣经,结合神职人员实际提出需要反省的几个问题,供神昆们在灵修福传中参考。
一个独修士,作为基督的门徒,他应该确实地爱近人,以免自己沦为骄傲和自恋的牺牲晶;他为灵魂的救恩而牺牲自己,为他人祈祷,并借着给人的灵修辅导而在信仰中支持他人。
他们做得对,因着信德,在那些接受他们爱德的人身上,我们会发现主的面容。凡你们对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
求主赐您身心灵平安健康,也求主使您的牧灵福传工作顺利成功,全教区上下一心一德互爱合作,整个地方教会与普世教会共融合一,完成基督一牧一栈的心愿。
五代十国时期的宰相冯道有《赠窦十》诗一首:“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同时,他由此对神秘莫测的命运,发出无限感慨。他吟咏道:“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也许你们当中有人会问:这次禧年,教会究竟要庆祝些什么?旧约圣经肋未纪第二十五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禧年」对以色列子民的意义。
梵蒂冈城(亚洲新闻)-所有基督徒,无论你是教友、修会会士或者被祝圣者,「都需要默观、服务、祈祷和行动。倘若祈祷缺少了任何一个这些因素,那么祈祷就会乏味、失去方向感。
(《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上册,174页)在顺治执政的10年中,汤若望进谏达300多次,其中大部分被采纳。
慢慢到了1997年的冬天,张士江神父带着荷兰的传教士去了正定县城。(那时也参观了我们的河北神学院)。后来发现有人对那几块石碑感兴趣。现在不知那半块石碑怎么样了。后来我负笈海外,去了欧洲。
无论是圣职人员,还是平信徒或修会会士,基督的众门徒都肩负使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代都要在万民当中做光做盐,做酵母,好使众人看见他们的善行,光荣在天之父。难道在中国的教会的使命能有所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