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10:24)也许在行善的路上,我们会受到很多欺骗,但只要有人能够在我们的行善中获得了救助,我们就会满心喜悦地继续做下去。欺诈绝不能成为我们拒绝施予的理由,行善必将成为我们幸福人生的助力。
扶贫济困,救助孤老病残,与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相一致。特别是精准扶贫,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富有。我们的企业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社会给的,我们也应该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我们是否用自己剩余的物质财富救助那些身处水深火热的最小兄弟?如果我们只关心自己的平安幸福,显然不合乎耶稣的博爱精神!
当地教友们在阅读“信德”的“进德公益”赈灾救助专版在去暴家河的山路上,我们的心情十分愉悦,不约而同地唱起了激情奔放的圣歌,欣赏着暴家河美丽的风景,吟唱着赞美天主的歌曲,不知不觉中我们竟然走了七八里山路,
,借此为自己谋取名誉和利益:他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就像没有牧人的羊,我们早已习惯对他人的穷困灾难熟视无睹不疼不痒,尽管许多鳏寡孤独、留守儿童,遭遇灾祸流离失所的穷苦难民急需救助
对于饱受战乱之苦的难民,文主教往往施以援手救助,教堂成了难民的避难所,传教区的住所也接受了很多难民。七七事变发生时,文主教正在北京。出于主教自身安全考虑,有人劝其留在北京,静观事变。
租界当局不愿主动承担救助难民的责任,催促各救济团体加紧遣送、安置。大部分难民返乡,部分在租界投亲靠友,部分入难民收容所。
主教非常重视,当即与全体神父召开专门的会议做了安排,并在弥撒中向全体教友通报了葛昌龙的情况,动员教友救助这位孤残老人。
无助儿童尊称的妈妈修女遗爱人间,举世闻名,专门救助贫病垂死的当代伟大人物德肋撒修女,不幸于上星期五去世。我们用中文说她的名字德肋撒,使人感到生疏。
危险在前,又感觉到威协,没有人能来救助。我左右观察细看,没有一个熟悉我的人,没有一个我可投奔,没有一人为我操心。灵魂进入孤独中,在死亡阴影中被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