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米该亚书》6:8所说:“上主已指示你何为善,即行正义、好仁爱、谦逊地与天主来往。”我们要依天主的眼光来看事物,追求祂所喜悦的行为,而非跟随人意或文化潮流。
每一次的分享要求有当下的团体行动,即如何将福音的启迪和训诲落实在一个具体的行动上,看大家在当下的生活场景中具体可以为其他的弟兄姊妹做哪些爱德的善功,要有具体的行动来传递福音的信息。
因此教会所追求的宗教自由不单是人之为人所应有的自然权利,更帮助人追求真、善、美、圣,促进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天主教会在中国传播的不只是个人的福音,也是整个社会的福音。
主教当注意司铎的神修、精神及物质的生活,使能圣善生活,善尽己职”(《主教在教会内牧灵职务法令》16)。您认为神父们在教区中应该具有怎样的角色?对神父们的持续培育有什么计划?
无论是修会团体、堂区组织、善会小组,甚至公教家庭,团体的和谐就是信仰深度的指标。
教宗说,守护就是要对我们的情感和内心有所警觉,因为建设的善和摧毁的恶这两个意向正是出自那里!我们不必害怕仁慈,也不要怕有温柔的心肠!
袁修女去世后,邢台赵庄的修女们在怀念老院长的同时,纷纷表示要步武前辈修女的芳踪,学习其奉献精神,善度奉献生活。
他没有接受过任何神哲学训练,不会讲高深的理论,却能用大白话大实话传扬主的道,贴近生活,发人深省,使教外人信从福音,教友们回头改过;他不是医生,但耶稣却通过他的覆手祈祷令众多的病人甚至绝症患者得到了治愈;他不会念许多经
当年玉环楚门林洁甫神父的姑母久病不治,得蒙天使指点,来椒江圣母山求恩,圣母念其恳恳赤心赐不日康复。患者特制“病人之痊”横匾高悬于山顶以示感恩。从此,圣母台前求恩的人日增。
我们走出场口,来到金桥村二组,这里是教友们居住较多的一个地方,好几家教友共同搭了一个雨棚,棚内挂了苦像,大家就在这里念玫瑰经。他们的背后是一座大山,山体崩塌的石头、泥土已经靠近了一家教友的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