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近代中国天主教传媒
2006-10-14

以后在王郅隆和政之主政期间,英敛之提倡的“大公”精神,被予以新的阐释,即“四不: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我国当代著名的新闻史权威,复旦大学方汉奇教授予以高度的评价。

中国、中南半岛和朝鲜的传教
2008-07-29

所以,他当初效法方济各·沙勿略在日本的方式,以僧道人士与中国社会来往接触并不理想,于是去袈裟,开始蓄发留,改穿丝绸长袍,带方巾,一切习惯举止都以中国士大夫为典,俨然像一位儒者。

饶家驹神父与上海南市难民区
2011-12-16

1932年2月11日,上海一·二八战事中,他和万国商团的贝泐少校征得中日双方同意,从早8时起休战4小时,率人从战区救出250名民和伤兵。1936年,长江水灾,他任救灾委员会主席。

浅析在堂区讲道礼仪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
2025-10-21

四川成都安桥天主堂的“书雅堂书画院”,每年开展“文艺笔墨会、送文化下乡、送书画进堂区等”活动,将中国书画艺术与信仰表达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信仰表达形式。

修院——造就人才与心灵的天堂
2015-05-25

礼仪课让我明白神职人员生活中最重要是日课祈祷;教会论使我懂得热爱自己所信仰的教会,并与天主的恩宠配合,发挥自己的特长,服务人群;社会训导使我明白作为一名基督徒在生活中要主持正义,有环保的意识,鼓励与劝勉信要热爱大自然

践行福传使命 做好堂区福传
2012-03-19

营造良好的堂区福传环境,既能激发信们的热心虔诚及福传热情,也能向外界展示出教会的形象及信仰精神,从而发挥福传的作用,产生福传的效果。教会场所往往给人以庄严、宁静、肃穆之感,使不了解的人望而却步。

教宗本笃十六世与礼仪
2013-02-26

因此,他明确区分梵二的《礼仪宪章》和梵二后的礼仪改革措施,认为梵二后的一些礼仪实践并非《礼仪宪章》所定立规范:比如说,新礼弥撒如今一般皆以面对信的方式举行,但是《礼仪宪章》从未触及或规定是否需要面对信举行弥撒

教宗本笃十六世与礼仪
2013-02-26

因此,他明确区分梵二的《礼仪宪章》和梵二后的礼仪改革措施,认为梵二后的一些礼仪实践并非《礼仪宪章》所定立规范:比如说,新礼弥撒如今一般皆以面对信的方式举行,但是《礼仪宪章》从未触及或规定是否需要面对信举行弥撒

教宗牧灵访问德国巴伐利亚邦:从旧厄廷到里根斯堡
2006-09-13

圣洗是天主与人的相会,天主在圣洗圣事中向人低头,他与我们相会,并借此而使我们信彼此接近。圣洗意味着耶稣基督收领我们作他的兄弟姐妹,接纳我们成为天主大家庭中的子女。

教宗方济各《爱的喜乐》劝谕:愿家庭得享慈悲与融和
2016-04-10

牧人们该当推动男女忠贞的基督信仰圣事性婚姻,同时也应以慈悲之心接纳和陪伴许多信的脆弱处境,使他们融入教会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