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仰中认识了新的尊严,蒙主召叫,珍爱所有。自此以后,生活度日只应合乎基督的福音(斐1:27)。通过教会所施行的圣事与祈祷,我们领受基督的圣宠和基督之神的恩赐,使我们有能力度基督徒的生活。
回到那里,就是回到初次蒙召叫的地方。耶稣沿湖岸行走时,渔夫们正在整理渔网。耶稣召唤他们,他们便舍下一切,跟随了祂(参阅玛4:18-22)。
耶稣,只能藉着你才能与天主和好,只能藉着你,人才能来到圣洁公义天主面前得蒙喜悦——因你是永生天主的儿子,是人类的救赎主。
我指出,圣若瑟·瓦斯是所有基督徒的榜样,在今天,所有基督徒都蒙召在多元宗教的背景下,本着尊重别人、持之以恒和谦逊的态度提供福音的救赎真理。
所有人,教宗、枢机、主教、司铎、男女会士和平信徒,都蒙召为世界主教会议祈祷。它需要的是祈祷,而非闲话!我们也要为那些对祈祷感到遥远或生疏的人祈祷。为家庭世界主教会议祈祷,对所有人都有益处。
我们估且这个死者已经接受了耶稣的福音,成了个热心的基督徒,蒙耶稣的救恩,获得了常生。那么他的死给我们的悲哀,还仅仅是暂时的、无足轻重的。
我因一场大病而蒙召,近七年来,第一次到这么远的乡下,相比城市的诸多病态,这儿真是另一番景象。渔民教友领我们到达江边,上了他们的机动船(渔民基本上都是以船代步),穿上救生衣,起航。
虽生命有许多坎坷,但天主的爱抚平了他的痛,教友的热烈掌声更是他最大的鼓励;天母堂徐姊妹一家4人将一起领洗;大坪林圣三堂殷巧云姐妹也得着特恩,先生和女儿一同听道理、准备领洗;每人的生命故事或有不同,但都同蒙天主召唤
只要真悔,无不蒙赦矣。由此可知,他对教理和圣事非常熟悉,他知道一个人于临终之际,在没有神父施行傅油圣事的情况下,只要发上等真切的痛悔也可以获得罪赦。
在病危之际,徐光启不顾自己的身体,依然为汤若望、罗雅各等参与修历的传教士请功,并做出一些具体安排,推荐同为天主教徒的李天经管理历局,均蒙谕允。可见,徐光启心系教会,虽在临终之际,心中牵挂的还是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