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高家堡耶稣圣心堂
2008-01-21

解放前曾有梁神父、白神父、艾士杰神父、法神父等外籍神父(神父姓为音译)和韩耀宗神父任本堂,解放后至“文革”前依次由刘文彬神父、武俊生神父任本堂。

父亲的遗憾
2014-11-21

老家河北邯郸武安,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坡地陡,水土流失严重,解放前贫穷落后。解放后,我家分得土地、房屋、牲畜,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信仰不是空谈
2011-08-01

有一个现象,在解放前的旧中国,信仰佛教的大多是穷人,而信仰基督的则多为富人、有身份的人或受人尊敬的人。这是因为佛教在传统中国已经本土化了,而基督教则和西方势力有关,它貌似代表着进步和时尚的方向。

天堂母亲
2017-05-16

解放前,父亲是我们村子教会的会长,当时法籍朗神父看到父亲英年丧妻,丢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加上朗神父也特别欣赏父亲的虔诚,对教会工作的热忱,神父就做主把教会养大的一个婴孩嫁给了我父亲,这个婴孩就是我的母亲

庄严隆重的节日气氛背后
2010-02-04

记得上代教友们说,我们堂区解放前设有客房,专门招待远来的客人,不分教里教外。

美国华人教会记事(波士顿篇)
2011-12-26

他的母亲是大家出身的闺秀,在解放前读过中学,这是很罕见的,但在解放后,躲避疾风暴雨的阶级斗争远遁深山,嫁给了申神父的父亲。这相差极大的一对,本来不会走到一起,但天主的祝福使他们恩爱一辈子,白头偕老。

信天主为何不发财
2007-03-20

(杨佑方教授(1920-2006),圣名达尼老,解放前毕业于天津市工商学院国际系,退休于四川外语学院。教会作家,著有《圣经故事》、《英语圣经词源》、《德肋撒嬷嬷》。)

光启社―“传扬基督福音的小工具”
2006-10-13

(一)光启社的命名和使命  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是1984年成立的,它沿用了解放前上海耶稣会主办的一个汉学研究所的名字――光启社,但没有实质上的连续性。我们取用该名有两个主要原因。

圣体是我生命的食粮
2015-08-07

学习后不久,唐山的刘景和主教到了我们村,在弥撒讲道中说:唐山有4万教友,神父才5位,而且都是老神父,而解放前唐山教区有80多位神父,而现今仅这几位神父,是远远不够用的,他鼓励年轻人去修道圣神父。

抗日母亲张三莲
2005-09-08

解放前,农村缺少医药,好多儿童因病夭折。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记起了基督的教导:“你们应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你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