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上记载耶稣哀恸了两次,一次是为拉匝禄的死,一次是面对着耶路撒冷。耶稣哀恸过两次,从这两次你会觉得耶稣真是很爱拉匝禄,很爱他的子民,哀恸的人会特别得到天主的安慰。
宗徒大事录》第9章第2节,思高版圣经)关于“道”的含义对基督教的意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拉辛格枢机主教,针对记者提出的天主教神学问题:“有多少通向天主的道路?”的答案中可以一窥一二。
利玛窦于155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马切拉塔城,1582年应召前往中国传教,信中写道:“在海上度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奉天主的旨意,我在旅途中生了一场大病。但是后来,感谢天主的恩宠,登陆后,我感觉很好。
耶稣的朋友拉匝禄因病过身。耶稣来到,看到拉匝禄的朋友为他哭泣,自己亦难过得哭起来。即使是天主的儿子,面对人间的生离死别,亦难免百感交集,悲从中来。 面对今次惨剧,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直到14世纪,此像落到波兰王子拉蒂劳Ladislaus手中。王子将这稀世珍宝的圣像保存在他的城堡内。一次敌人来犯,一支利剑穿过高大的门窗射入圣母的咽喉。
拉1:14-2:2,8-10,咏131:1-3,得前2:7-9,13,玛23:1-12宗教领袖本该是人群的信仰模范,然而,有些时候,有些人却成了民众接受福音和在真理中生活的绊脚石。
对于玛尔大、玛利亚和拉匝禄的家庭情况我们不是很清楚,然而,他们家对主耶稣的热情款待,却使我们对他们刮目相看。他们的热情欢迎主耶稣到家里,不只是好客,更是欢迎“天主和天主的祝福”到自己家里。
除地方和中央的一些官员外,学术界有思想家如李贽、章潢、祝世禄等;文学家有袁宏道、袁中道、李日华、冯时可等;史学家有焦竑、沈德符;画家有张瑞图、程大约;天文历算有徐光启、周子愚、李之藻、孙元化等;医学家有王肯堂等
有人说(法国作家莱昂‧布洛伊),真正令人悔恨的事只有一件:没有能成为一位圣者;我们也可以说,真正的贫穷只有一种:未能像天主的子女、基督的弟兄姊妹那样地生活。
橄榄山的油榨坊成为“新伊甸”,基督作为“神圣的橄榄”,在压榨中流出救世的圣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