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7月25日,一大早,我们打车来到外马路133号——主教座堂,望7:15分的平日弥撒,教堂里人不多,都是老头、老太太,有几个中年人,但主教带着他主教府的神父们都到齐了,一起共祭弥撒。
应进献全燔祭,还是应进献一岁的牛犊?上主岂喜悦万千的公羊,或万道河流的油﹖为了我的过犯,我应否献上我的长子?为了我灵魂的罪恶,我应否献上我亲生的儿子﹖」人啊!
慢慢地他转变了看法,后来他把这种做法称做“青年人的愚蠢行为”,并且警告来办告解的人:“魔鬼不太怕苦行、苦衣,却怕人们在饮食和睡眠上刻苦”。他喜欢不时地去村里他创立的孤儿院去就餐。
1997年庞荣芬去献县主教府朝圣,其间她看到一些身着会衣的修女时,她惊讶地对一位教友说:“这些人为啥都带着个白帽子?”“她们都是咱教区的修女。”“哦!她们面带喜乐,太美了!”
老人们安度幸福晚年的背后,却是修女们省吃俭用,节衣宿食的辛苦,更离不开神长教友们的爱心奉献。修女们自己每天傍晚去菜市场买最便宜的处理菜,只为了省下钱让老人们吃好喝好!
审理的那一天来到了,上主“祂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林前4:5),伯多禄奇迹般地从坟墓里爬了出来,穿着殓衣来到宫廷作证,他的作伪的侄儿心虚胆寒,吓得目瞪口呆。
冬天免寒衣的利息,夏天免暑衣的利息,长年累月不知行了多少方便,解决了多少人的生路。“应向穷人伸手施惠,好使你的祝福和怜悯,完备无缺。”
善会一般有三类:为激发教友虔敬天主、圣母、圣人者,如圣衣会、圣母会等;为拯救炼狱灵魂或从事服务工作者,如善终会、安老会、亚纳会、德肋撒姆姆会等;为谋教友的福利或推进教务者,如公教旅游者协会、公教教育会等
在圣堂内刘神父做了弥撒圣祭,还有本地的很多教友,大家都全身心沐浴在浓浓的圣爱中,饱享着圣教大家庭的温情。在弥撒中刘神父讲了圣母在教会中的地位和积极参与救世工程。圣母一向被视为是受苦者最好的安慰。
我的正义就要出现……至于那些归依上主,事奉他,爱慕上主的名,作他的仆人,又都遵守安息日而不予以亵渎,并固守我盟约的异邦人,我要领他们上我的圣山,使他们在我祈祷的殿里欢乐,他们的全燔祭和牺牲在我的祭坛上要蒙受悦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