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礼仪选读的《福音》讲述:经师和法利塞人将犯奸淫的妇女带到耶稣跟前,准备要按照法律用石头砸死这名罪妇。但最后群众一哄而散,没有人投出石块,这妇人没有被定罪,唯有耶稣站在她面前。
记者认为,小偷人人厌恶,但小偷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格,就有尊严,也就有道德良知,在生死考验面前,良知让他们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我们每一个人不防扪心自问:假如当时我也在场,我会有什么样的选择?
生活中的声音千百种,或悠扬婉转、或雄浑激昂、或低沉凝重……有的让人听着心旷神怡,有的让人听着扎心刺耳。但有一种声音,是“爱”的声音,她很特别,平常听不见,也摸不着。
自五旬节教会诞生伊始,她自我呈现为“一个因父、子及圣神的合一而集合起来的子民”,以传承宗徒的训导、保持信仰的共融。
你们寻找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纳匝肋人耶稣,他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了;请看安放过他的地方!——谷16:6当我散步到麦田,一片绿色映入我的眼帘。绿色,在我心里,就是生命,就是希望。
孤独让人清醒,催人思考。但太多的孤独,很容易让人回避与社会、人群、生活的一切交往,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犹如关进一间牢房。其心情就像连日阴冷的天气充满凄清悲凉,让人的心灵最终失去阳光。
事实上,基督徒的希望的现实性并不在于摆脱苦难本身——没有任何宗教或者哲学理论能够使人实际地摆脱苦难,除非死亡——而在于摆脱苦难和死亡所产生的空虚与惧怕的俘虏。
就连词典和一些权威的解释,也有相当大的出入:有的说,幸福就是使人心情舒畅的环境和生活;有的说,幸福就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长久喜悦,且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有的说,幸福只是一种主观感受,与“客观
生命真的好快春去秋来,时间真的过得好快,快的让人来不及停下脚步,快的让人来不及说再见,快的让人来不及把许多事去释怀。月圆月缺,四季转换,是天主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刻好尺度,好让我们常常可以回头去看。
约纳去了尼尼微,尼尼微人全城悔改。上主怜悯尼尼微人,不再降灾祸。约纳于是很生气,天主藉蓖麻的生死训诫了他。本章一开头,约纳就因为天主怜悯尼尼微,开始耍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