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决定往你们那里去……为使一切有信仰的人获得救恩”(罗1:13-17)。这是接受这个命令者心志的表达,是天主圣意藉着大使命表达出来。
爱心不分教派、善举不分信仰,无论是社会书法家还是教会书法家,都应心存仁爱、胸怀慈悲,弘扬真善美、力行仁义礼、释放社会正能量。
绿茵神父为我们展现出的是复杂的大千世界、人生百态,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传销的女孩、热心的女基督徒、忙碌的司机、失意的修生、教条的神师、冷漠的堂区教友、对信仰坚定不移的堂口会长、慈善的父亲、善良的母亲等等
他出生于1864年,首先从他的母亲那里学到了信仰,正如他回忆的那样,“我母亲从摇篮里就教给我德行,让我在天主的知识中成长,并以仁爱作为我的向导。”让我们注意:是妈妈们传递了信仰。
(二)推广学习圣经,提高教友素质 我们的信仰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只要去宣讲就会有人相信,但很多人领洗是一阵子热。
信德,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在信仰与生活道路上的前行方向,其重要性体现在个人灵魂的救赎、社群的凝聚与和谐以及人类对终极意义的追寻等多个层面。
正定的圣母神乐院于1947年8月24日开始转移,至成都附近的新都县泥巴沱重新立院,1950年再度迁移,有16人迁至香港和北美,在香港大屿山重建圣母神乐院。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意大利耶稣会卫匡国神父在原址上重建新堂。在杭州,卫匡国广交江南名士、达官贵人,致力学习汉文华语,阅读中华典籍舆志,对中国历史文化极富造诣。
由于讲课者的福传热情,特别是他们的信仰素质,感动了听讲的教友们,把教友们的心火带起来了。讲习会一结束,有的人在回家的路上,就开始了福传工作,真可谓立竿见影。从那以后,教友们倍受鼓舞,开始着手组织福传。
天主借着我们的祖先教养了我们,把基督信仰的思想以及生活中的优良传统,传授给了我们。我们今天缅怀亡者们的各种功德,而感谢天主,同时也深信他们已得到了天主的赏报,安息在天主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