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要在与其他宗教进行宗教会谈的进展上更上一层楼,神职人员及平信徒都必须在家里、办公室及随时随地在与其他宗教信徒的互动上充分活出耶稣爱你近人的教导。(有删节)
或者至少过分注意内在的精神使我难免忽略四周的人和我们近人的需要?
雅各伯宗徒说:只有一位是立法者和审判者,就是那能拯救人,也能消灭人的天主;然而你是谁,竟敢判断近人?(雅4:12)事实上,连基督来,都不是为审判世界,而是为拯救世界。
因此,最稳当的道路,就是重新找回基督爱德和友爱分享的意义,就是呵护我们近人在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创伤。怜悯痛苦和激发希望的关怀,是获享那为我们准备的天国的前提条件。施行仁爱者不惧怕死亡。
慈悲总是要面对他人,总是要在待人接物、相互交往中连续兑现,把自己从基督圣训及他生活过的慈善怜悯救助等博爱精神,全部表现在朝夕相处者的近人身上。
我们若能回归於重视那些微小、普通和平凡的事情,回归於重视每天遇到的种种小事,我们就有能力爱他人,如同天主那样爱他们,希望他们得到益处,成为圣洁之人、天主的朋友;我们就会感到欣喜,因为我们能够成为贫困和卑微者的近人
我们都该把天父大公无私的仁爱慈爱活出来,把耶稣基督牺牲自我、舍己为人的圣爱博爱表现在自己具体的思言行为上,而且应当使其日趋真挚、纯笃、恒久,如此就能使自己真正成为神爱世人的活广告,使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亲人恩人邻人近人感受到天主是爱
我们是天上的公民,爱天主和爱近人乃是前往天乡的护照,也是我们的护照。我们拥有的世上财物派不上用场,只是会消失的灰烬,我们在家庭、工作、教会和世界上奉献的爱则将使我们得救,且永远存留。”
教宗指出,团结意味着成为近人,这对欧洲来说具备一个特殊意涵,也就是「通过国际合作,关怀并乐于扶持其它大洲,特别是非洲」。教宗敦促欧洲关切移民,不只协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更要长期陪伴他们融入社会。
这类似于基督信仰的观点:「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玛廿二39)随后,帕罗林枢机引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话,强调为了在世上缔造真正的和平,必须在爱德内实践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