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教友这样认为:只要遵守好天主的诫命,不犯罪,多行善,也未必去行那必须地祈祷。
看到神父和他的父母拥抱的时候,我就会流眼泪,他们的父母好伟大,这一刻就把他们的儿子献给天主了,祝福所有的神职人员跟随主耶稣,做个真正的好牧人,使更多的人来认识主耶稣,也使我们所有的基督徒,象我们的主耶稣,不要做出的违背天主诫命的事
基督徒所遵守的十条诫命,前四条是为了荣耀真神——天主,后六条是为了有益于人的规定。耶稣说:你要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天主在万有之上。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而这种爱之无私,最集中地表现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爱人如己的诫命和耶稣基督爱仇敌的教导之中。(连载一)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何光沪《宗教、道德与爱的维度》)
天主不会因为我们做了几件好事,或是遵守了某些诫命就爱我们多一些;也不会因为我们的软弱犯罪而爱我们少些;天主也不会爱某些人多些,爱某些人少些;因为天主已经彻底地爱了所有的人。
因此,我们时常感觉到负罪感,而使我们感到负罪感的思言行为若不符合天主的诫命和旨意,我们就是犯罪了。我们有罪,这是一个不可能改的事实,只要我们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很容易面临犯罪的机会。
3.耶稣在受难前,给聚集在晚餐厅准备庆祝巴斯卦的门徒们留下了遗嘱,爱的新诫命——Mandatum,Novum:这就是我命令你们的:你们应该彼此相爱(若15,17)。
以及医疗健康专家,能够意识到人类生命的尊严以及我们同胞的家庭根基,将维护其以免遭受堕胎与安乐死的可怕罪行;这是他们的职责……我们应该致力与圣体圣事共融,即应该意识到人们不能在言行上违背诫命的同时又领受圣体圣事
“当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一条带预许的诫命,不单给古时的以色列人,也给所有的人。信心就是相信圣经之中天主的应许;有人得不到的原因,就是人没有履行天主的条件。
为此所必要的“爱人如己”的诫命是“造物的天主亲自写入人类的天性中的。”因此本笃十六世也强调:从自然规律角度的论证对于教会社会学是非常重要和不能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