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经常给我们讲教会道理,讲古经新经,讲圣月的故事、耶稣的苦难、天堂、地狱……教育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勤勤奋奋做事,按良心做人办事,要求我们遵守好天主十诫,处处在生活中体现出信仰来
主日或节庆日弥撒中都要高声念颂《信经》:“……我信,其降地狱,第三日,自死者中复活……”每年都过隆重的复活节,纪念主耶稣战胜死亡,肉身复活的奥迹。
翻开近现代教会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自教宗良十三世于1891年发布了为劳工权益而高声呐喊、呼吁的《新事》通谕后,天主教会关心人类社会,并以福音精神来引导世人致力于和平、正义、爱德工作,而非仅仅追求“死后得升天堂,免下地狱
最主要的是看夫妇二人如何去走婚姻之路,走好了则是人间的天堂,走坏了则是人间的地狱。
是地狱还是炼狱?首先,我们当知道,早期的犹太人都觉得人死后,均将进入一个黑暗的地方,即所谓阴府或冥府,在那里没有光、更无任何欢乐可言。
多默牟敦认为这个黑夜比感官的黑夜“更深沉、更可怕”,它是一个“仁慈的地狱”。人必须经历痛苦煎熬的考验,不断体验到自己的虚无,从而屈服于天主,最终才能与主结合。
然而有人却轻率断言:“人死如灯灭,死了算了,一切都没有,天堂与地狱与我有什么相干的呢?”——现暂不说灯灭是不是一切都没有了,先向大家介绍几次关于灵魂的有趣辩论。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一个不负责任的家伙,谁会原谅,知道不适合,当初就不该选择这种生活……乍看去,这些神职人员是永远没有理由和权利为自己的行动给予解释了,他们已经被他人所审判。
而信仰能使人对上主产生敬畏,不敢作恶,不敢欺压他人,因为他知道行不义之事终将遭到上主的审判。从这个角度来看,信仰是保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人类获得幸福的源泉。
当然不可缺少的是一定要到当年耶稣和宗徒们的晚餐厅以及附近的圣母安眠堂、耶稣受审判的盖法衙门——如今的鸡鸣堂,伯多禄宗徒就是在这里三次背主。由此激发大家追随基督、坚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