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看默3:7;依22:22;42:7;咏107:10,14;路1:79)默示录的作者用了先知论王室家宰厄里雅金的话放在耶稣身上:「那圣洁而真实的,掌有达味钥匙的,开了无人能关,关了无人能开&hellip
到某种程度,这句话内涵的丁主教自己的思想发展过程正好反映了教会内基督论的发展历史。
玛窦福音第十三章中,耶稣共用七个比喻来讲论天国,其次序循序渐进,其讯息清晰易懂:撒种的比喻指出天国的谦虚和慷慨,麦子与莠子的比喻指出天国的宽容和忍耐,芥菜籽与酵母的比喻指天国的强大生命力,宝藏与珍珠的比喻指天国的超越价值
他说:“首先,正如你们已知道的,怀德海的作品,在上世纪被大量论文以及许多论教会牧职的书籍所引用。但他们的作品并不是仅仅作参考的附注,而是具有‘头条要闻’的特质。
纪晓岚对这个梦的真与幻混淆不清,他解释道:“这件事或者有鬼神指使,又不可以按做梦来论谈了。”(《阅微草堂笔记》)原来在真与幻之间有神的操控。
同时,应该谨慎对待、小心分辨那些夹杂或涉及有关宗教无差别论、新白拉奇主义、新诺斯底主义与“唯独圣经”的课程与言论。”
这种论述和圣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论”很相一致。古人还认为不同时间出生的人的阳气不同,人的五行也会出现偏奇,因此每一个人可以打开的能力之门也不相同。
礼仪之争后,教廷虽对祭祖做出了更加务实的牧灵指引,但就祭祖与孝亲之间关系的解释仍嫌不够清晰,乃至今天,每年追思已亡日及炼灵月,主教神父们的讲道大多还是停留在末世论层面,很少将教会的追思传统与中国慎终追远的孝道思想加以联系作出神学诠释
晚清画家与画论家秦祖永于《桐荫论画》中,推罗聘的绘画为“神品”。不少人说“罗聘所画之鬼摄人心魄,不敢直视。”鬼气逼人!有的惊疑说:所画之鬼形神兼备,若不是亲眼见到“鬼”,怎能画得活灵活现!
所以奥斯定在《论魔鬼的预言》里说:魔鬼“有时候最熟练地知道人的想法,不仅在人用语言表达之时,而且在人心里酝酿之时,和人在形体上的某种标志来表达之时,就能洞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