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十八主日(丙年)
2025-08-01

读经一恭读训道篇1:2;2:21-23这段经文揭示了圣经智慧文学的核心——对人生短暂与虚无的深刻省思,旨在引导人超越尘世,寻求天主。训道篇1:2:「虚而又虚,虚而又虚,万事皆虚。」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丙年)
2025-08-27

“你们竟然完全忘记”:暗示听众对信仰传统的遗忘,忘却了《圣经》的训诲。“天主劝你们,好像劝子女”:揭示我们与天主之间的父子关系,天主是父(Pater),我们是祂的儿女(cf.罗8:15),不是奴隶。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丙年)
2025-09-04

“心肝”(希腊原文splagchna)在圣经中意指内脏、慈悲的深处感情,是最深的亲情象征。灵修意义:敖乃息摩是悔改者,是教会中罪人的典范,保禄的举动反映天主如何看待悔改者:不是工具,而是珍贵的子女。

以慈悲开启希望之季的两位教宗
2014-05-05

在那里,他因受其历史老师贝尼格尼(Benigni)的影响,对历史产生了深厚兴趣,尤其喜欢研究脱利腾大公会议和圣鲍荣茂,后者成为影响其一生的最重要的人物。龙嘉利在罗马读书期间,正值现代主义兴起。

独家报导——外出务工教友信仰生活调查:莫让“群羊”成“亡羊”
2011-06-03

他表示:堂区计划在修女、会长的帮助下细化具体的工作,整理和记下堂区所有外出青年人的联系方式,随时随地向教友提供圣经金句、教会动态、信仰咨询等,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联系,也让他们与教会建立积极主动的联系。

孙艳燕:关于“世俗化”的解读
2012-02-15

例如历史学的挑战已经威胁到神学的根基,它把圣经和福音都看成了人的产物;弗洛伊德以后的心理学把宗教解释为人的需要和欲望的投射;社会学的研究使神学意识到了自己在当代社会中处于少数派的地位,社会学的事实使宗教的断言失却了真理的地位

耶稣的圣死、复活与升天
2013-03-20

文圣经译为第三时辰(参谷15:25)。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站在十字架下,面对当时的情景,正是惨不忍睹,心如刀绞。主耶稣看见自己的母亲和他所钟爱的门徒若望,便将慈悲的老母托付给了若望。

信仰为他带来了新生
2014-03-17

宋福军每到一地都会帮助家庭贫困或生病的人申请救助服务教会宋福军经验到了信仰的美好之后,便认真学习圣经

河北:千人挥泪送别刘微风神父
2014-11-17

你从未睡过一个懒觉,披星戴月、风来雨去传扬福音,为了教会复兴、罪人悔改,绞尽脑汁、禁食彻夜祈祷,不管什么办法只要不违背圣经教义都采用,大喊也行默观也罢,就这样有人赞同,也有人排斥,有人悔改了,还有人拒绝你的做法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站在讲道台上

充满喜乐的基督徒 --- 将临期第三主日(喜乐主日)
2014-12-15

教宗叙述了在圣经旧约和新约中流露出的天主对人回归的喜乐,以及人遇到天主的喜乐。基督徒的喜乐是因为我们的信仰。万古常新的信仰的核心是:天主在被钉在十字架和复活的基督身上启示了他对每个人巨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