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约中长老与监督的称号看似是可互换或可相提并论的,如:“那些善于督导的长老”(弟前五17);其他的例子:宗二十17-28;铎一5-9;伯前五1-5。
因此,奥珀蒂是罪人,如同我是罪人一样,也如伯多禄所感受到的那样,耶稣基督正是在这位主教身上建立了教会。怎么那时候的团体就接受了一个罪人当主教,他犯了否认基督等种种罪过!
但看见耶稣显现的不仅是1个人(如伯多禄、保禄、雅各伯、玛利亚·玛达肋纳等)、2个人(往厄玛乌的门徒)、7个人(在加里肋亚海捕鱼的门徒)、10个人(除多默外的使徒)、11个人(众使徒),100多人(临升天前
教宗本笃十六世四月二十五日星期三上午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接见了两万五千多位来自各国的朝圣人士,其中有两千人来自意大利东北部维内托行政区,他们陪自己本地的主教们来罗马向教宗述职。
耶稣当年已预言,将有许多外邦人进入天国,因此对那位尚是外邦人的百夫长,对他如此有信心,竟有感地说:“我给你们说:将来有许多人从东方和西方来,同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在天国里一起坐席。”
读经一:玛加伯下七1-2,9-14;读经二:得二16-三5;福音:路二十27-38教会的礼仪年在本周已接近尾声,今天的读经也希望我们去反省“万民四末”:死亡、审判、天堂、地狱。
教宗方济各2月17日周三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了圣灰礼仪弥撒并在讲道中强调了上述重点。教宗劝勉道,在四旬期内,我们要分辨心灵的归向。这段旅途可能有重重阻碍,一如当年以色列子民出埃及那样困难。
例如,读经中频繁提及伯多禄和若望的见证(宗徒大事录3:1-10),以及厄玛乌门徒与复活主的相遇(路加福音24:13-35),旨在通过圣经叙事强化信友对复活的信德。
(你是伯多禄,我要把我的教会建在这磐石上)音乐响起,不是迎接,而是回应——回应一个更早的召唤,从殉道者的血中长出的和弦,以帕莱斯特里那之名复生,如锋利的百叶剑,斩断世俗的耳语。
而保禄归化后,在阿剌伯旷野中准备了三年,他一出手就是向外邦人福传。当时的外邦人是指犹太人以外,在罗马帝国范围内的罗马人、希腊人及其他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