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这里能让人感到耶稣的临在,因为祂总是临在於有穷人、病患、囚犯和受苦的人的地方。教宗从爱德之家发出呼吁,要求乌干达和非洲其它地区的堂区和修会团体不要忘记穷人。
因此,地上不再是涕泣之谷,而是天主亲自支起祂帐篷的地方,是天主与人相会的地方,天主关怀人的地方。 天主愿意分享我们的人性状况,甚至藉着真人真天主的耶稣,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这对犹太人是绊脚石,为外邦人是愚妄,但为蒙召的人却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智慧。”(格前1:22-24)人们的得救是因信基督而成义,因圣洗和基督的死亡与复活结合,从罪孽和法律中被救,成为一个新的受造物。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记述了古圣若瑟被亲兄弟卖给外邦人的事迹(参阅:创卅七3-4,12-13,17-28),而福音讲述的是葡萄园租户霸占庄园、杀害园主儿子的比喻(参阅:玛廿一33-43,45)。
刚才那位商人的产业可能是几辈人,慢慢积攒下来的,我要是占了他便宜,人家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这不是投资,而是救人,到头来交了朋友,还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谁都有困难的时候,能帮点就帮点吧。”
教宗表示,和平是天主的恩典,也是人的职责;我们可以在差异中找到财富的泉源而非冲突的缘由。教宗首先感谢埃及总统的邀请,回顾了他与总统、塔瓦德罗斯二世宗主教、阿兹哈尔大伊玛目在梵蒂冈的相会。
首先,祈祷是对话,是人与天主的关系。人受造的本质就是与天主建立关系。教宗然後引用梅瑟的事迹说,上主从荆棘丛的火焰中向梅瑟启示祂的名字:我是‘我是’(出三14)。
圣名是领洗时所起的一个圣人的名字,男性习惯用若瑟(玛利亚净配)、伯铎(宗徒之长)、保禄(外邦人宗徒)、若望(耶稣爱徒)等等,女性则常用玛利亚(圣母)、丽莎(圣母表姐)、德兰(有三位德兰)等等。
过去一年里,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十八万人联名上书巴基斯坦政府要求释放因所谓渎神罪被判处死刑的旁遮普邦女基督徒阿西亚•比比。目前,阿西亚正在等候拉合尔最高法院对其上诉做出判决。
教宗结束在韦莱特里教区的短暂访问后便回到夏宫,于正午向聚集在庭院的各国信友讲话,带领他们颂念三钟经。教宗的讲话几乎是继续他上午在韦莱特里主教座堂讲道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