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宜昌方济各堂的圣经班、歌咏团的课堂上,时时可见一个认真聆听、纵情高歌的忠实学员。
在北京西什库堂的一次信仰生活分享会上,从宣武门堂前来朝圣的60多岁的王若望教友讲到自己继母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老王从小就淘气得出了格,经常有人找上门来告状,哥哥、姐姐劝告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
人只有知道了对与错的标准,才能悔改;人只有悔改了,才能更新;人只有在爱德和智慧中,才能接到救恩。我们从三个方面默想今天的读经和福音:(1)对与错的标准;(2)悔改就是更新;(3)爱德迎救主。
在创世之初,天主每天和人来往,临在于人和世界上。然而,由于我们人的错误选择,自己“拒绝了天主”,封闭在罪恶中,生命中缺少了天主。当然,天主始终以不同的方式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临在于世界上。
虽然老主教离开已有一年多了,但回想起老主教敬主爱人的一生,仍然让人历历在目,感动不已。
读经一:出十七8-13读经二:弟后三14-四2福音:路十八1-8)在今天的第一读经里,我们看到以色列人与阿玛肋克人作战时,梅瑟拿着天主的棍杖的手高举时,若苏厄带领的以色列人就打胜仗。
此次有1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参跑,他们分别来自进德老年之家、石家庄北堂、义堂、本笃庄堂区、以及周边的小区和村庄。其中有16是坐位轮椅的,由青年志愿者全程协助。
门卫老师似笑非笑地说:你说的这些人都不在这里。接下来他就那样居高临下地站立在传达室门口,开始向我背书一样地介绍堂区的弥撒时间、一周的活动。
(载6月15日“信德”)我读到过这段祷词,内容如下:“由于圣多默,印度人摒弃了崇拜偶像的错误;由于圣多默,中国人同埃塞俄比亚人已转向真理;由于圣多默,人生真谛之光照亮了整个印度;由于圣多默,天国在中国飘然升起
他指「圣乐表达出信徒与天主的关係,如果创作人心繫天主,音乐就能让人看到天主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