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宣讲是基督信仰的根基(参罗10:14)。如此说来,有两个途径可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基督:一个是交往,一个是学习。
(格前9:16)宗徒们是为了尽此使命(谷16:15;罗1:1),事实上,他们也负起责任,勉力善尽此一义务(宗4:20)。
从这方面看,我们发现复活的耶稣今天向天父所作的肯定,我仍然而且永远与你同在,也反映在我们身上,天主的子女,基督的同继承者,只要我们与基督一同受苦,也必要与他一同受光荣(参见罗8,17)。
4月7日下午,香港罗国辉神父向本报表示,到目前为止,香港教区还没有神父、修女和修士感染该病。至于教友们的情况,教区无法统计。虽然有人提议特别时期取消弥撒,但教区经过与医学专家商讨,认为不必停止弥撒。
“我已决定往你们那里去……为使一切有信仰的人获得救恩”(罗1:13-17)。这是接受这个命令者心志的表达,是天主圣意藉着大使命表达出来。
(罗8:35)”父母逐渐地接纳了这个现实,他们没有将莲娜送到社会福利机构,而是坚持自己抚养并培育这个孩子。有人说,最能使人成长的东西是痛苦,最能帮助人们坚强而发挥潜力的环境却是逆境。
(图片提供三只小羊求贤堂联络员:康万影)3.西胡林堂由本堂罗春海神父主祭,庆祝圣母升天瞻礼。(图片提供三只小羊西胡林堂联络员:宋玉翠)4.顺义若翰堂庆祝圣母升天节,主祭:鲍敬波神父,共祭:王湛波神父。
从这方面看,我们发现复活的耶稣今天向天父所作的肯定,"我仍然而且永远与你同在",也反映在我们身上,"天主的子女,基督的同继承者,只要我们与基督一同受苦,也必要与他一同受光荣"(参见罗8,17)。
在全球化裂痕加深、生态危机加剧、人际关系日趋疏离的今天,这篇祷词在圣神的“意愿”(罗8:27)中和圣方济的“叹息”(罗8:26)中,以其朴素的智慧和深邃的辩证思维,持续塑造着追求和谐与成熟的灵修生活,为今日基督徒提供了一条从自我破碎走向生命整全的道路
在人群中间我发现了一个长着高鼻子的老汉,他的眼睛显然不属于汉族,带着一顶蓝色的布帽,像是个回教徒。我乘机与他攀谈起来,果然他说自己就是回教徒,而且声称祖先已在开封生活了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