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王村,当我们要离开时,一位40多岁的庄稼汉,非常热情地给工作人员一一递烟。当我们谢绝后,他拉着北方人那种特有的豪放嗓门说:“太谢谢你们了,给我们送了这么多面粉,连根烟也不抽!”
可是腰鼓队和管乐队的女教友却不顾寒冷,在大风中以鼓乐欢迎我们到来,这种纯朴和热情顿时令我们心里流过一阵阵暖意,又一次体验到了“天下教友是一家”的温馨与美好。
■历史档案《圣经》故事在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洪灾,只有善良的诺亚得到上主指点,制造了一条巨大方舟,带着家人和一些无辜的动物从大灾难中幸存下来。
主日上午11点,就是隆重的大弥撒,4个小孩辅祭,上身穿着小白褂,下身穿着小红袍。幽雅的琴声配合唱经班的歌声,整洁、庄严、虔诚、神圣的场面,让心旷神怡,无比激动。
1916年骆书雅任川西北代牧区主教时(1929-1949任成都教区主教),大修院迁到领报修院内,当时是大、中修院合办,骆主教委任林方济(Fnang·Beauguis)为大修院院长兼中修院院长。
在浪子回头的比喻里,父亲所显示出的糊涂其实不是糊涂,而是大爱。天主的大爱远远地超出了我们所说的公义。爱不是不公义,更不是不公平,而是超越了公平和公义。
在你爱的源泉里汲水,我们才有力量在自己的位置上,传递你的无垠大爱,以一颗宽容的心立于纷扰的世界之中。
我每天朝拜圣体,每天在圣体前读经,读日课,念玫瑰经,每天家人在晚上一起祈祷,公念玫瑰经,大女儿在三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圣母德叙祷文。圣体室、家人和父母的代祷,成了我的属灵发电机。
我每天朝拜圣体,每天在圣体前读经,念日课,念玫瑰经,每天家人在晚上一起祈祷,公念玫瑰经,大女儿在三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圣母德叙祷文。圣体室、家人和父母的代祷,成了我的属灵发电机。
真是让我大感惊奇!整条路上都没有这类的护墙!从来没有过!其实在这条路上沿着山岩的护墙是传统式与路面垂直的那种。我明白圣母以大能的手保护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