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次李保富和一位邻居聊天,得知邻居生活得很不幸福,就说:嫂子,和我一起到教堂去看看吧!去了之后,这位邻居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平安,于是对教会产生了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慕道,也领洗入教了。
而且内蒙多个教堂都是由他义务设计,他说:“都是天主的圣殿,我怎样盖自己家的房子,我也怎样去盖教堂。”从盖老人院的那一天起,他就住在这里,老人院开业的那一天,他也正式入住。
第一个千年结束时(1054),洪贝尔枢机也不过是骑马或乘马车去君士坦丁堡,在索非亚大教堂宣布了绝罚东正教的谕令。第二个千年中叶(1582),利玛窦神父从欧洲来中国也需要数年时间的水陆跋涉。
(N.24)教宗继续大力疾呼:我们不能被动且冷漠地待在教堂里,我们必须从单纯的保守牧教者,变成时时刻刻皆愿挺身而出的传教暨牧教者。
于主教立刻在全美各教堂展开救难捐款演说,成果甚丰。当时政府成立了中国灾民赈济委员会请天主教于斌主教为代表,向全世界呼吁,请求救济。得到教宗支持后的于主教,如虎添翼。
2005年高淑玲在侯马市教堂参加了学习,这一次的学习让她在圣神内受洗,信仰上有了很大的改变;2008年她参加了隆尧灵修培训中心8天的圣依纳爵大避静。
其动机很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教堂,使之不受到攻击,但是最重要的是为了避免让人骑在马背上进入天主的居所。人若想要进入耶稣诞生的地方就必须弯腰。
1608年,他邀请郭居静到上海传教,并在家中设立教堂,在其亲友中发展教友,为天主教的传入上海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他还热心研习和传播西方近代科学,包括天文、历法、数学、军事、测量、水利等。
当修女的棺木离开教堂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好大声地哭喊:“玛利修女,不要走!”我们两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玛利修女所说的话,“我不懂生命的意义”。
后来,为纪念当年圣母在此显现和赐予的各种恩佑,教会就在清乾隆三十五年至四十五年间(1770至1780年),在距今圣母堂约半里多的坡下,修造了一座长5间、宽2间可容纳300余人的小教堂(现遗迹尚存),又在堂门外挖了一眼旱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