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下的圣经章节中,欧瑟亚先知给了我们一个很美的例子来表达天主的爱,先知将之比拟为父亲对孩子的爱:「当以色列尚在童年时,我就爱了他;从在埃及时,我就召叫他为我的儿子。
在这里自古住着大约20多户人家,大多都姓罗,家乡人们叫它罗家台。
人生第一次走进教堂我就听到了天主对我的召叫,而且我在教堂坐着时感觉非常舒服很惬意。于是当时他就表态:我一定要加入教会。朋友告诉他9月份西直门教堂的慕道班开班,先要参加慕道,然后再决定领洗入教。
(路6:36)人不仅要接受和体验天主的慈悲,他也被召叫要对他人施行慈悲。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
教育,对父母和师长来说,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使命和召叫!借着教育使命,我们参与天主对人创造工程的延续,也如同圣若望鲍思高神父一般,达致我们生命的圆满!
教宗看到信友们的虔敬和热情非常感动,他告诉大家,基督信徒受召叫跟随纽曼枢机的足迹,在世界上传播信仰的慈光。
就如门徒们在被召叫之初,如今在他们迷惑不解的时刻,主也主动接近他们并与他们同行。
父母是照耀我人生旅程的灯塔,在天主圣宠的召叫下,在父母宗教思想的熏陶中,二哥刘幸福和我先后选择了修道生活。母亲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起初,出于父爱的本性,父亲舍不得我们离开他。
就像那些蒙拣选、祝福,经破碎被要求施予的人一样,我们被呼召去活出有内在喜乐和平安的生命。这就是有爱的生命,活在一个一直要我们相信且必须证明自己是值得得到爱的世界中。卢云神父另一方面又怎样呢?
教宗要求隐修院留意分辨圣召和灵修精神,切莫受到人数和功效的诱惑。其次是祈祷,它是奉献生活的精髓。祈祷不该只贯注於自己的隐修生活,而应开阔心胸,拥抱整个人类,特别是受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