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彼此很多时只着眼理想中的对方,或选择要看的优长。真挚的沟通是包括肯定及接纳拥有其限制。美满的婚姻在乎双方能否在其限制及缺乏中互相配合补足分享。
凯利院牧不但推动中国教会出版事业的合作发展,也帮助美国神长教友更加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教会,他为中美教会做了大量的桥梁工作。获知他的去世,我感到震惊和悲痛,因为中国教会失去了一位好朋友。
现在,在各地神长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友成为了为老人服务的志愿者,他们不但体现了自身价值,也彰显了基督徒爱和奉献的精神。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每天都成为老人们的重阳节。
圣教宗保禄六世在1964年11月21日给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的与会神长致词时,确认了此称衔,并规定“广大基督子民,今后得以此至甘饴的名号,称誉天主之母之尊荣”。
在梵二大公会议中,与会神长们逐渐形成一种渴望,愿意鲜活地保持名副其实的集体领导精神。出于这个目的,保禄六世教宗1965年9月15日颁布《宗徒的关怀》手谕,为全教会设立世界主教会议。
这要从神长和主教们开始做起,《报告》写道:「一个同道偕行的教会不会削弱他们的声音。对他们当中某些人抵拒同道偕行精神的理由,我们需要理解」。以劣势群体为中心《报告》大篇幅地谈论了劣势群体。
人的生命再长,终会有去世的一天。他在40岁左右的时候,近40年如一日的维护机构运转,拥有40多个单间,8套公寓,很多留学生,甚至留学生的后代都因此受益。
教宗在向他们发表的一篇相当长的讲话中,首先指出:“在这年初,我们都受邀请回顾一下国际局势,反省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也只有在欣赏自己的时候,自己的优长才能发挥光芒。何必忽略光明而自投黑暗。与其想自己的不足整天忧伤,不如看自己的优点而生活在喜乐中。
比如我们帮助麻风病人、号召神长教友积极参加赈灾活动、帮扶孤寡老人等,傅主教曾对我说过:“如果我们教会有了钱,不干别的,就拿来做慈善事业,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