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求玛利亚的保护,尤其是为信仰而受迫害的兄弟姊妹。」梵蒂冈城(亚洲新闻)-教宗方济各确定「基督的中心地位。基督是创造的中心、基督是人类的中心、基督是历史的中心。」
对穷人来说,这是实在的福音。“量力供应圣教会的需要”,贵在“量力”两个字。富人与穷人的财力差别极大,富人能做的,穷人不能,但在天之功,穷人不一定比富人少。天主看人心,不看钱财。
教会礼仪在8月9日纪念殉道圣女,加尔莫罗修会的修女埃迪特.施泰因,她也是欧洲的主保。施泰因是在德国出生的犹太人哲学家,在阅读了圣女大德肋撒的自传后,于1921年皈依基督。
这源于琼的一次失败的婚姻。从小接受天主教家庭的教育,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愿望就是将来找个有共同信仰、共同语言的另一半。
教宗方济各在给第八届教会社会训导节与会者的视频讯息中指明,有三种情况会妨碍自由结出硕果,分别是:「贫困、科技至上,以及把人贬低为消费者」。
教宗方济各向在场的120位肿瘤外科专家明确表示:按照信仰的眼光,在谈论完全的健康之前,一定要知道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和模样而受造的,是身体与精神的结合体。这两个要素可以区分,但不可分离,因为人只是一个。
教宗就职两年半以来,曾多次对尊重人类生命的问题发表讲话,提醒世人生命不可侵犯的原则。他坚决肯定:科学不能用来侵犯人的生命和人的尊严,而应该为生命和尊严服务。
肯尼亚首都内罗华卡利奥巴基贫民窟居民可以通过小额贷款的方式资助他们的计划项目,已经有八年了。这得益于公伯尼会的一些传教士的创举。当地本堂神父保利诺接受本台记者采访,解说这次贷款计划的基础原则。
四旬期第一主日我参加了李山主教在北京南堂亲自主祭的弥撒,福音说的是耶稣在旷野里禁食40天,三次击退了“魔鬼”的诱惑。
人的生命绝非止于此生,人生在世,其实只是彩排,为未来公演之日做准备。死后在永恒中,你逗留的时间将比今世长得多。人世间只是个舞台,就像赛前的热身操,它是进入永生前的考验期,是为来生做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