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这表示他们不仅是一个地方的小团体,而是与全体教会结合,分享同一个信仰、同一个圣事、同一个使命。问:这对我们教友有什么启示?
这种天人之间降生的关系是一种我们人可以理解的,可以经验的,可以参与的关系:无限进入有限,有限参与无限,无限和有限的参与使得时间分享了永恒。这也是基督宗教和其他宗教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
2、在每个角落与天主相遇在领受耶稣基督的圣体圣血中,今天在我们的时代,我们与耶稣基督相遇,分享天主的生命,参与天主圣三的生活。我们通过天主挑选的人与天主相遇,同时,我们也通过特别的物件与天主相遇。
他最后甚至羡慕以色列人的命运,愿自己的死“有如义人的死”(23:10),即分享他们与天主亲密的终局。4.问:巴拉克听了巴郎第一段预言后的反应如何?
因此,百姓应常常在喜乐时与肋未人分享,并不可忘记他们(12:12,19)。这也启示我们今日对教会圣职人员的支持与关怀,应当成为信仰生活的一部分。问8:当百姓进入安居乐业的应许之地后,应有什么态度?
我们基督徒也要记得利用每一个机会光荣天主:用自己的生命光荣天主(罗12:1)、在言谈举止、衣着食物等上面光荣天主,在祈祷中光荣天主,让天主也和家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喜乐。
现实启示:私人财产权是天主设立的秩序的一部分,教会也尊重合法财产权(参《天主教教理》2402–2406),鼓励正义分享资源、但反对不义侵占。
以往我的感受即是愉快的又是开心的,如果我没有一个可以与之分享,这种感受也可以是痛苦的。如果我获得了一个极大荣誉,之后我去散步,除非我有一位与我同庆的人,否则这些快乐会消失在尘埃中。
通谕的标题《愿祢受赞颂》取自圣方济各的《太阳歌》,其中谈及大地,我们的共同家园,大地如同我们与之分享生命的一位姊妹,一位双臂环抱我们的美丽母亲(1)。我们本身就是灰土(参閲:创二7)。
这与天主教人在天堂里默观、赞美天主,分享其天主性近似。大乘佛教连魔鬼最后也会得救。天主教的教父奥力振也持此说,但后来被斥为异端,我认为此说和天主教的否定神学(伪狄奥尼修斯)应可以成为两教的沟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