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神学年刊主编 周景勋博士: 新世纪的一盏和平灯
2019-05-21

6.2.宗教维系人的生命,使人活出生命的博爱与慈悲,好能建树家庭成为爱的殿堂,尤其在性滥交、堕胎、离婚率高涨的时代,家庭价值被淡化,传生接代的神圣性被贬抑,社会的共融失去和谐,宗教间当加强对话,共建社会素质与家庭良缘

“我们是兄弟姐妹”:KSB天主教会关爱“外来媳妇”的调查报告(1980-2023)
2024-07-17

天主教反对堕胎,女性资源相对充沛,性别配置平稳,婚姻圈稳定。

“垃圾”也能变成“宝”
2014-06-10

刘远说:经历了不好,才知道什么是好,在每一期慕道班结束,看着那些新领洗者宣誓,我都会热泪盈眶,我特想走上前去对他们说,你们的生活将从今天发生巨大的改变!

雄鸡啼处为福传
2014-06-20

堂口的孩子们也是高神父从不放松的对象,每年暑假都给他们办学习班,结束之后,分给每人一挂念珠,并自己出钱包车带他们去朝圣,后来大人们也跟着去,让孩子带动了大人。

宗教界收留孤儿、弃婴公益行为——有困难 有出路
2014-06-24

陕西宝鸡凤翔若瑟之家的杨修女表示,《通知》有助于完善原有的管理;孩子将有可能结束没有公民身份的尴尬,有可能得到国家的补助,可缓解孩子及民间助养机构生存的困境。

《代表神父们说几句话》引发的热评
2015-04-15

——程承读者来函也说几句我的读后感春节当日早上弥撒结束,我们收到了“信德”今年的春节特刊。在春节特刊的第五版载有田晓庭神父的一篇文章:《代表神父们说几句话》。

饶家驹,不该被遗忘的“难民之父”
2015-08-26

南市难民区的结束1940年6月16日,饶家驹奉法国天主教会之命,离开中国去巴黎从事战时救济工作。当他黯然告别相处了26年的中国老百姓后,南市难民区因缺乏主持人,很快就不复存在了。

峨棱本格圣母隐修院
2011-06-08

我们结束院外的散步,匆匆赶到教堂。隐修院里的集体祈祷多使用诵唱方式,内容多是一些赞歌和圣诗,有时也会穿插一些《圣经》和圣书的阅读。

由弥撒降福经文的争议所引起的反思
2011-11-23

当宗徒时代结束以后,表面看来好像宗徒职务融入到整个的教会团体中了,整个的教会团体就是一个属于司祭的民族,一个和天主亲近的民族。后来的教会传统把这称之为一般司祭职。

苦路的圣经根据
2012-03-28

传统上,苦路以耶稣安葬结束,但基督徒信仰核心的逾越奥迹并不以此悲剧作为终点。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强调应补加苦路第十五处,即复活。在每一部福音中,都记录了妇女们的忠实和她们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