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达肋纳明白了这一点,她虽然身体健康,内心却有一块疮疤:她是一个罪妇。她直觉地意识到耶稣不仅能治好身体上的疾病,也能治好心灵的创伤,相信祂能够使她重新受造!这需要很大的信德。
纳匝肋人耶稣在生活中常向相遇开放,这对他的使命产生了影响。先知说预言的时代结束後,犹太传统认为天主仍继续以极其谦卑的方式説话,例如透过儿童和群众的声音説话。
米凯利尼神父首先对照了耶稣在加里肋亚大博尔山祈祷和革责玛尼祈祷的区别。两个情况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相似之处:耶稣面临生命的危险。
那是耶稣在纳匝肋会堂宣布的「喜讯」:祂在诵读《依撒意亚先知书》的一段经文後表明,那段圣经「今天」在他们聆听时就应验了(参阅:路四16-21)。
控告方以梅瑟法律为据,梅瑟命令我们该用石头砸死这样的妇人(若8:5);这是双重标准的控告,男女不平权的诉讼案,梅瑟法律规定处死男女双方(肋20:10;申22:22),而非女性一方。
当玛利亚从表姐依撒伯尔那里返回纳匝肋後,她因圣神有孕的事已显示出来。教宗提到若瑟当时踌躇和痛苦的心情,乡里爱说闲话的人开始在他耳边窃窃私语,令他感到难过。
神父说:今天,我们作为这一时代的宣讲者,同样也肩负着这一使命,所以,一定要清楚明白今晚庆祝‘主真复活了,阿肋路亚!
耶稣回到祂家乡纳匝肋在犹太会堂正是用这张身份证介绍自己的,祂说:‘圣神临到我身上,我被派去宣讲福音,向穷人宣告喜讯’。
当天《马尔谷福音》记述耶稣朝向加里肋亚海行走,有人给祂带来一个又聋又哑的人,求祂给他覆手。耶稣便领他离开群众,来到一边(七31-33)。教宗指出,耶稣教导我们的第一件事,正是行善不要喧哗,也不要炫耀。
9:21时,杭州堂区2大微信群纳匝肋之家和光盐青年公告了求助信息! 信息迅速牵动了杭州教会家人们的心,虽然素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