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8月27日,巴尔干半岛上的斯科普里,一个富裕的阿尔巴尼亚族家庭新添了一个女孩,取名艾格妮丝·巩霞·博杰舒。她就是后来的德肋撒嬷嬷。
说他是给家庭带来平安和有爱德的人,他星夜赶去为奴隶付债,他同他们建了这座隐修院。他同所有人都温和、善良,同穷人和病人更是这样。他要求在最善良、最温和和最快乐的人中间选择护士。
如有人领洗时因为家庭有困难,身体有病或羡慕教友丰富多彩的团体生活,但由于没有系统地掌握教理、教义,一旦遇到不顺的事及世俗的诱惑,他们的信仰就容易动摇,甚至会放弃信仰。
托尔斯泰曾说过,人生有三种满足的境界:家庭的满足、事业的满足、宗教的满足。托氏所说的“宗教的满足”,正是经上所言:“没有一种财富,能胜过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一种快乐,能超过内心的喜悦。”
从这里我们看到:婚姻不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而是在与双方家庭,朋友相连中,在与主耶稣——爱的基石和泉源相连中,男女双方爱的选择,爱的盟约。
看到爱情引导我们组建一新的家庭是美好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想把这两位介绍给你们,感谢天主。
正如圣多玛斯(1225~1274)指出的:“真正的祈祷是生活在神的氛围中,生活在神的奥迹内。”
在这种氛围中,教会退缩为社会团体,牧者高升为官长特权,教友成了受到了社会和教会牧者的“双重”管理,甚至教友见了牧者还要“下跪”。
在这里他们会有一个快乐的天地,温馨的家园,同时又让他们与家庭保持联系。
请你做我生命的主,也做我家庭的主,同时担负我个人及家庭和工作的所有负担,让我在你内享受到轻松自由与喜乐……主会邀请你说: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你们都到我跟前来,我要使你们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