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事实上是人总有自私的一面,总有恶的倾向,也因此总有作恶的坏人。而正是自私的恶行导致了世上的争战、贫穷与疾苦。
与之相对,耶稣基督在世的代表提出谦顺柔和这个观念:与此相对,‘谦顺柔和’是一种爱的表达,把人们从自私的占有欲望中解放出来。
在2016年1月21日的讲话中,教宗方济各还警示大家严防嫉妒和自私这样的顽疾!这些顽疾的危害不仅危及到个人,也会危机群体。教宗对于防腐败所有的严厉词眼也与中国的反腐败战役完全保持一致。
可是,他的兄长有一颗衰老的心,容许自己被贪婪、自私和嫉妒所占据(参阅:第28-30节)。耶稣称许那重返正途的少年罪人,而非那认为自己忠诚信实的兄长,因为兄长未能活出爱与慈悲的精神。
3让我们对抗贪欲不要厌倦,因为这种软弱会让我们变得自私并导向各种邪恶,在历史轨迹上我们能看到各种引诱男女犯罪的方法(参阅:《众位弟兄》,166),其中一项就是对数字媒体上瘾,那会使人际关系变得薄弱。
一个按照福音生活的人,就是不断抗拒自私,实行真爱。因为福音的讯息就是宽恕与平安,喜乐与服务,牺牲与奉献,这一切都是源自天主的爱。耶稣基督教导说:你们要住在我内,这句话有安息,稳固,笃信的意思。
他们的想法和言语中充满了自私,再也听不到爱的痕迹。人们将极度追求物质生活,这让他们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一个黑暗的王朝将诞生,人们将被邪恶、腐败自私的政治家统治,他们只对金钱和权利感兴趣。
然而,因着自私和偏狭的观念,有些人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论断者和卑鄙的窥伺者,更以典型的「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态度生活。这不仅阻隔了神圣而又高贵的人生目标得以实现,还使自己的生活紊乱和苦痛不堪。
身体上的慈悲善工则要求我们在照料共同家园时,「藉着日常生活中单纯的举动来打破暴力、剥削和自私的逻辑…,使慈悲在所有力求建设更美好世界的行动中彰显出来」(同上,230-231号)。
反之,如果我们向自己的骄傲和自私妥协,我们的传播能力可能会遭到误用,一如在圣经中远古时代加音和埃布尔尔的故事及巴贝耳塔的故事里所看到的(参:创四4-16;十一1-9);不论就个人或团体而言,其典型的征候就是对真理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