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来,踏上圣召路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高中毕业那一年,在本堂神父“有圣召”的肯定与赏识中进入教区修会,一年半的光阴在懵懂与新奇中一晃而过,从外在看来,我也越来越像一个规矩的小修女。
此外,教宗方济各针对本次常规禧年提出诸多愿景,希望我们在外在的庆祝之时,勿要忘记那些在苦难之中的人们,禧年的恩典和喜讯也需要通过我们基督徒的言行传递给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们。
有的人在“外庭”上,也就是外在的行为上,由于环境和压力所迫,他们在言行上的表达,并不是自己“内庭”的真实观点。他们也可能私下里已经通过“修和圣事”,通过“内庭”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在我们习惯性的生活环境中,人们总是以财富、权位、学识、以及衣着和化妆品等外在的“装饰”来“定位”一个人。
教宗保禄六世认为信德年是整个教会「对同一信仰作一次真实衷心宣认」的隆重时刻;此外,他期望此宣认要依「个人和集体的、自由而有意识的、内心和外在的、谦逊而诚恳的」[5]方式来确认。
说得更通俗些,就是一个健康的社会,不仅需要加强外在的经济建设,更需要提倡内在的道德文明。
,即便是受过多年培训的神职人员,管理好一个堂区也并非易事:譬如筹建和维修圣堂,培育教友信仰,建立不同善会,施行圣事,探访鳏寡孤独和抚慰各种病患等,其中充满了艰辛和酸苦,通常也承受着巨大的困难以及内在与外在的各个方面的压力
并不关乎外在和强势层面的东西,而是有关那从内而外,自我拥有的东西。耶稣实际上从他与天主的关系中触动、转移、革新。这个天主被称为父,父将这个权威交予他,为使人得益。
另外在弥撒中间,我们号召教友全体学圣经,全体唱圣歌。一首歌只有三五个人或者最多二三十个人唱的话,就得重新唱,全体教友必须都唱。
3.避免外表的虚假敬礼,重视内心的慈悲虔诚基督徒信仰的危机之一,就是欠缺降生的灵修:只重外在形式,而忽略内心的虔敬。在生命的黑夜里,我们都会受到圣爱的正义审判(圣十字若望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