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一]2008年圣诞夜的该宣报词有些改变,即在教宗与共祭的神长列队走向祭台前(游行前),已先颂唱,这样更符合古代将圣诞宣报词放在子夜弥撒前晚祷的最后部分的传统。
谈到逾越节的庆典,隆巴尔迪神父指出教宗于圣周五下午5点钟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纪念主受难日礼仪,有两个细节需要一提:礼仪开始时教宗在祭台前匍匐在地祈祷,这是圣周五一个非常典型的时刻。
真可谓:天主台前小百花,净若玉簪灿如霞。幼龄潜修入高境,玫瑰花语沛降下---返程的路上,神父要我们每人分享一下这次朝圣的感觉。我们大家都感觉受益匪浅。收获太多了。
在圣城耶路撒冷,一早登上橄榄山,朝拜了耶稣亲授天主经之地的教堂、耶稣荣进圣城落泪的主哭耶京堂、在山园祈祷之地的万国教堂举行弥撒,祭台前就是当年耶稣祈祷的石头,石头上还有耶稣留下的血迹;圣母墓、圣母诞生地圣亚纳教堂等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的进堂领圣事热心,一出堂门便忘了圣事的意义,领洗领坚振,所领受的宣讲福音的使命,似乎早已荡然无存;有的念得好、唱得好,可是对十字架上基督的渴望似乎一点也记不得,在穷人中寻找基督时早已不见面了;有的在天主台前毕恭毕敬
在本堂张双印神父的带领下,人们手持点燃的蜡烛,跪俯在圣体台前,热切祈求和平的君王耶稣基督,赏赐世界和平、人民安居乐业,恩赐各国领导人聪明睿智,使他们深切关注人类的安宁、幸福和未来,以史为鉴,珍爱和平,能够消除积怨和偏见
要七十个七次,宽恕得罪自己的弟兄;应该先与你的兄弟和好,然后再到祭台前献上你的礼物。爱仇人、宽赦罪人是不容易的,需要博大的胸怀与高瞻远瞩的勇气。
当你们参与礼仪圣事,在祭台前服务的时候,你们就在为所有参礼的人作见证。你们收敛心神的态度,你们从内心出发、并表现在举止、在歌咏、在答复经文的虔诚之情,都是使徒的工作。
他进入电台前,曾在耶稣会《公教文明》期刊服务十余年。隆巴尔迪神父形容《公教文明》期刊是「最佳的预备学校」,训练他後来「为教宗和圣座服务时,懂得应对大众传媒的种种问题」。
一场戏剧总有剧终和闭幕的时候,当主耶稣再来的时候,我们所演的这场戏剧就结束了,我们都要到主的台前接受审判,看你有没有记错台词?有没有走错台步?是否顺从导演的指挥?有没有半途退场?演好你的角色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