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提到4个世纪前利玛窦神父所做的便是一个明证,这位伟大的中国使徒把在这个民族传统中看到的一切都认为具有积极一面,并且用基督的智慧和真理加以推动和提升。
从进入康复院的第一天起,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利玛窦志愿者的使命。正如耶稣的教导,我来是为服侍人,不是被人服侍。我们是天主创造工程的继承者,我们是天主圣言的合作者,我们是基督的同伴,我们更是圣言的仆人。
这是继儒家文化和基督宗教文化在四百年前,由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士与儒家知识分子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之后的又一次交融和对话。这样的开放性的对话,为今天世界的发展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徐大学士还回忆起,当他看到利玛窦呈现在他面前的世界地图时,他是多么的震动、震惊、惶惑啊!弗兰茨的描写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徐光启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来源:《新民晚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鹏博士2010年赴台湾辅仁大学参加纪念利玛窦神父逝世四百周年学术研讨会时曾见到过单枢机,当时枢机在开幕式上致辞,视野开阔,思维清晰,谦和可亲,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1949年,22岁的苏乐康渴望与利玛窦等耶稣会前辈一样到中国大陆作一名传教士,但由于时局关系,只得辗转先去菲律宾学习中文。1959-1960年卒试。1961年2月2日宣发末愿。
金主教在牧函中邀请信徒效法中国士大夫中的第一位天主教徒、利玛窦的挚友徐光启,并积极推动徐光启列真福品案。上海教区现今有大约15万名教友、百多名司铎、6个总铎区、37个堂区、140所圣堂。
同时利玛窦志愿者鲁学超也放弃了回家团聚的机会来服务这里的老人,并为老人们主持了新年联欢。他说:这是我过的最开心和有意义的一个春节。
利玛窦神父就是我们效法的典范,他让人知道何为公教‘文明’的含意,也让天主教徒懂得天主也藉着圣神的吹拂在教会之外,在各种真正的‘文明’中施展作为。
包括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和以前都不知道的一卷《清明上河图》,其价值不可言喻。张焰赠送该馆一幅素描《雪圣》,该馆为此举行了隆重的记者会。张焰与龚教授都对作品进行了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