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每个团体都成为“和平的家”。此外,教宗也提到人性尊严所面对的诸多挑战。“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数据经济、社交媒体,这一切正在促使我们对生命的认知和经验发生深刻的改变。
一位社会学者在某次神父学习会上曾经直率地对地上地下的神父们指出:“你们本来是社会上很小的一个团体,又都是主内弟兄。何苦这样不停地自相纷争呢?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新教徒罗哲修士在泰泽创办了一个隐修团体。
(四)大量出版神学书籍,甘做修道人的铺路石 光有具有信仰意识的教友团体是不够的;因为在教会内,神职人员的地位是一般信徒无法替代的。
让我在此问候大家,特别向泰泽团体的兄弟和朋友们致予亲切的问候。我很感谢宗座文化委员会重新提出我的邀请并加以发挥,在教会内开辟《外邦人的庭院》。
国际性天主教传教修会团体圣母圣心会-ongregatioImmaculatiCordisMariaeCICM),是热衷于敬礼圣母的比利时籍司铎南怀义(TheofielVerbist,1823-1868)
当时加尔默耳山区有许多蜂窝般的天然洞穴,每个人单独在静室里,没有团体生活。由于隐修士愈来愈多,于是发展成为一个隐修团体,再兴建圣堂,并把整个修会奉献给圣母,成为加尔默罗修会的神恩之一。
各个堂区的教友团体都有许多,但有个共性的问题是:当团体之间存在意见分歧时不能坐下来商谈,本来没什么大的原则问题却非要把它对立起来,你走你的道,我走我的桥,双方各不相让。
没有基督信仰的有力支撑,就没有全体天主子民谦卑服务的热诚,一个信徒、一个堂区、一个信仰团体也就不可能展现基督的精神。因此,高高在上不是基督精神,远离人群也不是基督精神。实践基督信仰,就要谦卑服务。
我特别请求这些圣职人员,要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讲道,即所讲的道理要与天主圣言对圣事举行的宣讲,要和团体的生活有紧密的关联,因此,天主圣言真正成为教会生命的滋养和支持。